English | 中文版 | 手机版 企业登录 | 个人登录 | 邮件订阅
当前位置 > 首页 > 技术文章 > 近红外荧光双模态成像在肿瘤诊疗研究中的应用

近红外荧光双模态成像在肿瘤诊疗研究中的应用

浏览次数:738 发布日期:2022-11-12  来源:本站 仅供参考,谢绝转载,否则责任自负

目前,近红外(NIR,650-1700 nm)成像已成为肿瘤诊断的有力方法,尤其是近红外一区(NIR-I,650-950 nm)荧光成像因其高量子效率和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而受到广泛关注。将NIR-I荧光成像与其他成像方式进行结合的双模态成像,在近几年也逐渐成为研究热点,因其能够克服传统单一成像方式的缺点,实现优势互补的协同成像效果,在肿瘤治疗诊断中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

表1. 不同生物医学成像技术特性对比

将NIR-I荧光成像与其他成像方式进行结合,如与核医学成像(NMI)、磁共振成像(MRI)、计算机断层扫描(CT)以及光声成像 (PAI)结合,可提供更加智能的解决方案。

中南大学曾文彬教授团队总结了近5年来与NIR-I荧光探针相关的肿瘤双模态成像研究进展,包括不同类型探针的设计策略和代表性案例。希望这篇分享能够引起相关领域研究人员的更多兴趣,为生物医学多模态成像在癌症诊断中的发展提供思路。
  • 近红外荧光成像/核医学成像(NIR-I/NMI)

NMI已被普遍用于癌症诊断,主要包括: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SPECT)和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金属或非金属放射性核素通常用作示踪剂以生成图像,因此,商业化的 NMI 探针通常是放射性标记的分子。一些双模态成像技术,如PET/CT和PET/MRI,目前已被应用于临床,具有将功能信息与解剖学信息或软组织信息整合起来进行诊断评估的优势。然而,除了高辐射暴露和相关的健康风险问题,这些成像方案对癌症早期微小病变的诊断有困难,这阻碍了其进一步应用。

相比之下,NIR-I荧光成像具有高灵敏度但毒性显著降低的特点,与单一NMI 或其他以NMI为基础的双模态探针相比,NIR-I/NMI 探针能够以较低的剂量在肿瘤的早期诊断中提供更好的图像。NIR-I和NMI的结合可以克服单一模态成像的障碍,实现辐射负担小穿透深度不受限制的成像结果。

图1. 利用双模态探针111In-Wazaby9-Trastu 对荷有HCC1954细胞HER-2+ 皮下肿瘤的小鼠进行NIR荧光成像和SPECT/CT成像。

图2. 利用一种具有内在荧光能力的NIR-I/PET双模态探针Dox-CuPoP对携带原位4T1乳腺肿瘤的小鼠进行体内PET成像(左)、荧光成像(右),可在荷瘤小鼠体内观察到探针积累;此外,在 665 nm光(200 J/cm2)照射下,用Dox-CuPoP进行化学光疗治疗可强烈抑制4T1原位肿瘤的生长。
  • 近红外荧光成像/磁共振成像(NIR-I/MRI)
MRI能够生成组织的三维解剖图像,已广泛应用于软组织病变和深层组织病理细节成像。与NMI相比,MRI可在不注入放射性核素的情况下成像,因此安全性更高。磁共振信号强度受水质子弛豫率的影响,由于健康组织与病变组织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弛豫时间重叠,使MRI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如分辨率差、灵敏度低。作为MRI的理想补充,NIR-I荧光成像可以提供高时间分辨率的灵敏成像以便于区分病理器官。NIR-I/MRI探针的进一步发展可用于组织的精细分布成像,并提供包括解剖学、生理学在内的多种信息。

图3. 注射治疗性纳米复合材料MUCNPs@BPNs-Ce6后不同时间,Hela荷瘤小鼠体内肿瘤的MR图像(左)和MR信号强度(中)以及荧光图像(右)。结果表明,该探针可作为一种良好的诊疗剂,同步进行针对肿瘤的NIR-I/MRI成像以及提供高效的光动力治疗(PDT)和光热治疗(PTT)。

  • 近红外荧光成像/光声成像(NIR-I/PAI)
PAI是一种新兴的生物医学成像方法,主要基于恶性组织和健康组织具有不同的光声效应。由于不同器官间的光声信号变化不大,往往需要使用对PAI具有较高灵敏度的外源造影剂。PAI可以提供较高的超声分辨率,NIR-I和PAI的结合是一种兼具微观空间分辨率和宏观超灵敏度的有效成像策略。双模态NIR-I/PAI探针中的NIR-I荧光团可被用于PAI的造影剂。除传统花青染料外,研究人员还致力于开发新的结构以获得更好的吸收和发射性能,例如,对现有的半氰胺染料进行硫取代,用此种方法构建得到的AS-Cy-NO2染料,可通过双比率NIRF/PA成像量化异种移植乳腺癌模型小鼠的缺氧程度。

图4. 注射AS-Cy-NO2后,4T1荷瘤裸鼠缺氧时的体内比率荧光成像(左)和光声成像(右)。

  • 近红外荧光成像/计算机断层成像(NIR-I/CT)
CT技术可以根据不同的X射线衰减程度对感兴趣区域的组织进行3D重建,是一种功能强大的无创成像技术,具有空间分辨率高解剖信息准确价格相对实惠等优点。基于CT的高空间分辨率,NIR-I/CT双模态成像具有高度互补性,其中,NIR-I可作为一种高灵敏度的实时成像技术来发挥作用,而CT则可以提供几乎没有穿透限制的3D解剖细节。
随着技术的进步,除传统的二维荧光成像外,三维近红外荧光成像与CT的结合可最大程度发挥这两类成像方式的优势。例如,一种将三维近红外荧光断层扫描与CT相结合的多模态成像系统FLECT/CT,可以在单次采集过程中,同步收集活体小鼠深层组织的荧光与CT数据,进行全角度的3D断层成像,使结果更加接近体内真实情况,同时满足研究人员对精确定位定量分析的需求,有助于快速筛选NIR-I/CT小分子探针及纳米探针。

图5.  对注射不同探针样品后24 h和48 h的LLC荷瘤小鼠进行3D荧光断层成像,对探针在肿瘤中的积累进行相对定量分析。

图6. 利用激光激发小鼠体内的NIR-I探针,FLECT/CT系统的探测器以环绕方式收集发射光信号:①随着机体位置的不断改变,完成从3D采集、重建到可视化分析的全方位扫描分析过程;同轴一体的CT功能为荧光信号提供精确的解剖学参考③与PET或SPECT相比,FLECT 技术可提供一种无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光学成像,在不损失灵敏度和准确度的情况下,有效提高安全性,同时降低成本。


关于本篇分享的更多详细内容,您可以通过访问以下链接进行查看:

https://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8984032/

目前FLECT/CT系统在多地国医学科学院实验动物研究所(北京)均有装机,若您想要了解更多设备信息,或预约使用FLECT/CT进行动物成像实验,欢迎您通过以下方式联系我们:

孙元元(技术部)
Tel:13810818543
柴丹(销售部)
Tel:13810910943
田建华(应用工程师)
Tel:18302907782
张婷瑞(应用工程师)
Tel:13910490151
联系邮箱:sales@bio-one.cn
      北京博益伟业仪器有限公司,作为美国TriFoil Imaging公司在中国的销售服务商和技术服务中心,还承接了TriFoil Imaging收购的前公司所有设备维修、维护,包括GE公司的小动物CT、SPECT/CT以及BioScan公司的光学成像系统。

欢迎您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以查看更多相关报道。欢迎您就产品、应用及实验等感兴趣的方面与我们交流。

您还可以通过访问以下网站了解更多关于小动物3D荧光/CT断层扫描成像的内容:https://www.trifoilimaging.com

来源:北京博益伟业仪器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010-64841721/1727,64842355/2356,58294864/4669,13810818543
E-mail:13810818543@139.com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快速注册 忘记密码
评论只代表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请输入验证码: 8795
Copyright(C) 1998-2025 生物器材网 电话:021-64166852;13621656896 E-mail:info@bio-equi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