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化评估复发风险和化疗获益 国际权威机构唯一联合推荐使用的乳腺癌多基因检测 优于标准预后评估指标 检测意义 乳腺癌21基因检测利用RT-qPCR技术,通过检测16个肿瘤相关基因(增值、侵袭、HER2和激素等相关基因)和5个参考基因的表达情况,将检测结果量化为复发评分(Recurrence Score,RS),从而预测10年内远期复发风险和化疗获益。RS从0到100,分数越高,复发的可能性越大,也越能从化疗中获益。[1] RS优于年龄、肿瘤大小和病理分级 RS独立于ER和PR表达水平 ASCO和NCCN指南唯一推荐使用的乳腺癌多基因检测 NCCN(2015):推荐用21基因检测进行系统性辅助化疗方案的选择,适用于雌激素受体阳性、HER2阴性、pN0或pN1mi(腋窝淋巴结转移≤2mm),临床分期pT1、pT2、pT3,肿瘤组织>0.5cm的浸润性乳腺癌患者。[3] ASCO(2007):推荐用21基因检测预测雌激素受体阳性、淋巴结阴性的乳腺癌患者的复发风险,以及他莫昔芬的疗效。他莫昔芬治疗后如果疗效显著,可考虑不再进行额外的辅助化疗。[4] St.gallen(2015):21基因检测不仅能提供1-5年及5年后复发风险,还能作为唯一多基因检测来预测雌激素受体阳性浸润性乳腺癌患者的化疗及内分泌治疗的获益程度。[5] [适 应 领 域] 淋巴结阴性、雌激素受体阳性的浸润型乳腺癌患者可从21基因评分中预测10年远期复发风险和化疗获益 NSABP B-14临床试验表明,RS越大,10年远期复发风险越高。 NSABP B-20临床试验表明:RS越大,越能从化疗获益 绝经后、淋巴结阳性、雌激素受体阳性的浸润性乳腺癌患者可从21基因评分中预测化疗获益 SWOG-8814临床试验表明,RS<18的患者,预后较好。 SWOG-8814临床试验表明,RS<18的患者,化疗不获益。 结果判读标准 (1)RS<18,复发风险较低,化疗获益甚微,请谨慎选择化疗; (2)18≤RS<31,复发风险中等,在考虑是否化疗时必须结合其他临床因素; (3)RS≥31,复发风险较高,化疗获益较大。 检测时间 应在患者接受手术(乳房肿瘤切除手术或乳房切除手术)之后,并在作出下一步治疗决定之前进行。 乳腺癌21基因检测属于非侵入性检测,患者无需再接受任何额外的穿刺程序,利用原来手术(乳房肿瘤切除手术、乳房切除手术或核心穿刺活组织检查)过程中取出的肿瘤组织进行检测即可。 服务流程 取样要求 新鲜组织:≥0.5cm3;干冰运输、液氮保存 石蜡组织:石蜡卷/白切片(组织中心) 8-12片;常温运输保存
※参考文献: 1. Paik S, et al. N Engl J Med. 2004; 351:817-26. 2. Paik S, et al. J Clin oncol 2006 Aug 10; 24(23):3726-34. 3. Gradishar WJ, et al. J Natl Compr Canc Netw. 2015 Apr; 13(4):448-75. 4. Harris L, et al. J Clin Oncol. 2007 Nov 20; 25(33):5287-312. 5. Coates AS, et al. Ann Oncol. 2015 Aug; 26(8):1533-46. 6. Albain KS, et al. Lancet oncol 2010 Jan; 11(1): 55-65.
北京阅微基因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证券简称:阅微基因,证券代码:873723.NQ)主要从事多基因联合检测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业务,并基于中等通量基因检测技术平台为下游客户提供技术服务及创新解决方案,产品及服务广泛应用于临床医学、法庭科学、工农业及其他领域。
阅微基因总部位于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科技园区,在北京和苏州均设有GMP生产基地,并在全国设有多个子公司及技术服务中心,2018年阅微基因在哈萨克斯坦成立海外子公司,开始积极拓展海外业务。公司迄今已获数十项发明专利及软件著作权,多年来持续获得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证,并荣获2020年北京市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称号、工业和信息化部第二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称号。
阅微基因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充分发挥在基因检测领域的技术积淀,以“中通量荧光PCR-毛细管电泳平台”为核心技术平台,形成检测设备、检测试剂及软件系统开发和服务等关键能力,致力于重大疾病谱的临床医学领域和法庭科学基因检测领域的技术进步和产品开发,逐渐成为国内基因检测领域具有设备、试剂、软件一体化优势的创新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