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痛治疗的关键角色μ阿片受体介绍及相关实验与应用
浏览次数:578 发布日期:2025-1-23
来源:本站 仅供参考,谢绝转载,否则责任自负
阿片受体(Opioid receptor)是一种G蛋白偶联受体(GPCR),主要分布在中枢神经系统,大脑和脊柱中,同时也存在于血管、心脏、肺、肠道及外周血单核细胞中。阿片受体在镇痛治疗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激活可抑制疼痛信号传递,从而显著缓解各类急慢性疼痛,如手术后疼痛、癌痛等。其亚型包括:μ阿片受体(MOR)、κ阿片受体(KOR)和δ阿片受体(DOR)。其中,μ受体(MOR)是最主要的阿片受体,它的激活作用于神经元,介导阿片类药物的镇痛效果。据统计,阿片类药物用于治疗疼痛已有数千年的历史。
阿片受体结构与功能
阿片受体激活的下游信号转导可通过独立的G蛋白或β-arrestin,其中G蛋白通路主要介导镇痛作用,β-arrestin通路则与呼吸抑制、胃肠功能紊乱、耐受等副作用有关。下图为阿片类药物和阿片类受体结合介导的信号通路。
Gαi/o蛋白家族包含七个成员,与阿片类受体有强烈相互作用(如上图)。这些亚型在结构和功能上各不相同,通过深入研究G蛋白与阿片类受体的相互作用,我们可以更全面地理解其复杂的作用机制,从而为开发新的治疗策略打下坚实的基础。
然而,阿片受体介导的镇痛也伴随着一系列挑战。长期使用可能导致耐受性,需要不断增加剂量才能维持疗效,同时也可能引发生理依赖和心理依赖,从而增加成瘾的风险。此外,部分阿片类镇痛药的副作用较为多样,包括呼吸抑制、便秘、恶心、呕吐等,严重时甚至危及生命。停药后,患者可能会出现戒断症状,因此需要逐渐减量或辅以其他药物来缓解。
阿片类药物研发
阿片类药物是一大类药物,其结构与天然植物生物碱有关,这些生物碱来自罂粟的树脂,罂粟。天然生物碱也被称为阿片类药物,包括吗啡和可待因。合成衍生物包括海洛因,芬太尼,氢吗啡酮,美沙酮,丁丙诺啡等。尽管阿片类药物是非常有效的镇痛药,但它们大多数具有较高的依赖性和滥用风险。
目前主流的中枢性镇痛药分类如下
阿片受体激动药:吗啡、羟考酮、芬太尼、氢吗啡酮、哌替啶、美沙酮
阿片受体拮抗药:纳洛酮、纳曲酮、纳美芬
阿片受体激动-拮抗药:地佐辛、喷他佐辛、布托啡诺、纳布啡
阿片受体部分激动药:丁丙诺啡、曲马多
下图为阿片类药物的代表药物强度和作用受体。
阿片类药物(Opioids)是目前应用最广泛且最有效的治疗疼痛的镇痛药物,用于治疗疼痛已有数千年的历史,在疼痛行为和抗伤害感受调节中发挥着关键作用。然而,大多数阿片类药物存在较高的依赖性和滥用风险,因此,设计具有功能选择性的药物,最大限度的降低阿片类药物的临床副作用,是目前对受体相关药物研发的重点。
格宁生物相关实验
μ阿片受体:β-Arrestin/Gi cAMP检测
参考文献
- Zhang H, Zhou D, Gu J, Qu M, Guo K, Chen W, Miao C. Targeting the mu-Opioid Receptor for Cancer Treatment. Curr Oncol Rep. 2021 Aug 3;23(10):111. doi: 10.1007/s11912-021-01107-w. PMID: 34342720.
- Crist RC, Berrettini WH. Pharmacogenetics of OPRM1. Pharmacol Biochem Behav. 2014 Aug;123:25-33. doi: 10.1016/j.pbb.2013.10.018. Epub 2013 Nov 5. PMID: 24201053; PMCID: PMC4010567.
- Che T, Roth BL. Molecular basis of opioid receptor signaling. Cell. 2023 Nov 22;186(24):5203-5219. doi: 10.1016/j.cell.2023.10.029. PMID: 37995655.
- Stein C. Opioid Receptors. Annu Rev Med. 2016;67:433–51. https://doi.org/10.1146/annurev-med-062613-093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