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性疾病-溶酶体贮积病的生物标志物
浏览次数:1420 发布日期:2020-11-2
来源:本站 仅供参考,谢绝转载,否则责任自负
1881年,Tay-Sachs病(泰萨克斯病)被描述为第一种溶酶体贮积病。紧接着对Gaucher病的描述很快于1882年出现。由此开始了鉴定一组罕见的、导致溶酶体内脂质化合物积累的遗传性疾病。目前已确认有50多种溶酶体贮积症。这些疾病大多数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少数是X连锁隐性遗传,大约1:8,000例发生。
溶酶体是细胞内的细胞器,负责分解和回收许多脂类化合物,以及维持细胞内化合物的适当平衡。溶酶体的pH值低,并且溶酶体内的酶大多仅在这种酸性环境中发挥作用。溶酶体内的酶缺乏会导致各种脂质的积累,这些脂质在高浓度下是有毒的。
溶酶体贮积病根据溶酶体中积累的化合物进行分类。这包括鞘脂贮积病,寡糖贮积病,粘脂贮积病,粘多糖贮积病,脂蛋白储存障碍,溶酶体运输缺陷和神经元蜡样脂褐质沉积症。因为溶酶体缺乏足够的酶活性来代谢特定的脂质化合物,所以溶酶体中的底物会积聚。疾病也可能是由于无法将特定的脂质转运出溶酶体而引起的。这两个问题均源于酶基因编码的特定突变。
多年来,溶酶体贮积病是无法治愈的,但现在,随着对机制的更清楚了解,已经开发出了一些有效的疗法。主要有两种治疗这些疾病的方法:替换有缺陷的酶或抑制累积脂质的合成。最有前途和最常见的治疗方法是酶替代疗法(ERT)。然而,这种治疗非常昂贵,并且需要酶穿过血脑屏障。这限制了ERT在涉及中枢神经系统(CNS)的病例中的有效性。另一种正在研发的治疗方法是干细胞移植,既可以单独进行,也可以与ERT联合进行。但是骨髓移植的应用有限,不能像ERT一样适用于许多情况。第三种治疗方法是抑制积累的脂质的合成,已通过减少葡萄糖酰神经酰胺的合成在治疗I型Gaucher病中取得了一些成功。然而,这会影响其它下游脂质的合成,而这些脂类对细胞功能也至关重要。看来,由于所遇到疾病的复杂性,将需要综合治疗方法。
鞘磷脂病(鞘磷脂溶酶体贮存症)导致各种鞘脂在溶酶体中积聚。10种主要的鞘脂贮积病会影响糖鞘脂通路:Farber's病,Krabbe病,Gaucher病,异染性脑白质营养不良,Fabry病,Sandhoff病,Niemann-Pick病,Sialidosis病,Tay-Sachs病和GM1神经节苷脂沉积病。所有这些疾病的特征是由于酶缺乏或脂质从溶酶体转运无效而导致溶酶体中鞘脂的堆积。
作为一家具有高端的技术实力、先进的经营管理水平和完善的市场销售体系的生物高科技企业,总部位于武汉光谷高新技术开发区,服务面向全国。艾美捷科技是集进口试剂、实验室耗材销售、技术服务与合约开发为一体的专业化高科技公司,为用户提供专业的前沿资讯、完备的产品、整合的解决方案,及优质的物流服务。为了更好的服务客户,公司组建了一支经验丰富的研发团队-艾美捷生物技术中心,进入研发生产阶段,将更优质的产品推荐给国内生物领域的同仁们!
艾美捷科技与国内外优秀的生物试剂供应商优保持着密切的合作关系,目前已成为众多国际知名品牌的中国总代理或一级代理,主要包括:AmyJet、AAT Bioquest、Abnova、Agrisera、Biovision、Biosensis、Cayman Chemical、Caisson Labs、Cytoskeleton、CytoNiChe、Epigentek、Equitech-Bio、Hycult Biotech、Jackson、LifeSensors、LigaTrap、ProSpec、Norgen Biotek、Mabtech、Matreya、iRegene、StressMarq、ImmunoReagents、SouthernBiotech、Origene、US Biological、Solis BioDyne等,可以在短时间内为用户提供专业的前沿资讯、完备的产品及物流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