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加拿大麦吉尔大学生物系Bing Sun、McLean Sherrin、Richard Roy揭示了AMPK缺失导致的异常表观遗传修饰(特别是组蛋白H3K4me3的异常沉积)如何通过形成异常的R-loop结构(RNA-DNA杂合体)影响基因组稳定性,并导致生殖缺陷。还探讨了这些表观遗传修饰和R-loop的跨代遗传性,以及它们对生殖细胞完整性和DNA损伤响应的影响。相关研究成果以“Unscheduled epigenetic modifications cause genome instability and sterility through aberrant R-loops following starvation”为题发表于《Nucleic Acids Research》(NAR)期刊。
标题:Unscheduled epigenetic modifications cause genome instability and sterility through aberrant R-loops following starvation(饥饿后,异常的的表观遗传修饰通过异常的R-loop结构导致基因组不稳定性和不育) 发表时间:2023-1-11 发表期刊:Nucleic Acids Research 影响因子:IF 16.6 / 1区 技术平台:ChIP-seq、DRIP-seq
A. H3K4me3 ChIP-seq分析的样本收集方案。 P0代L1滞育期动物在M9缓冲液中饥饿3天,随后让幼虫进食直至收集F2代成虫。
B. H3K4me3 ChIP-seq信号在rps-20、orc-5、tlf-1、mdt-18和rpb-10基因的启动子-TSS区域的基因组浏览器快照。绿条表示启动子-TSS区域的H3K4me3信号peaks。轨迹高度代表测序reads数。
C. 野生型(WT)与AMPK突变体在TSS处的H3K4me3信号的线性轨迹。
D. WT和aak-1/2动物在TSS处的H3K4me3信号的k均值聚类热图。
E. H3K4me3 peaks的注释和定位分析。 分析了比对到启动子-TSS、转录终止位点(TTS)、外显子和其他区域的H3K4me3 peaks。在aak-1/2突变体中,peaks主要累积在启动子-TSS区域。
F. 饥饿的AMPK突变体中异常的H3K4me3位点参与转录。 在L1滞育后的野生型(N2)和AMPK突变体F2成虫中进行抗H3K4me3的ChIP实验。
G. 饥饿的AMPK突变体中活跃转录水平更高。 使用4sU标记法评估饥饿的AMPK突变体L1幼虫的F2代后代中的活跃转录,同时处理的野生型对照组也进行了类似分析(左图)。在10分钟脉冲标记后评估并定量了4sU的掺入率(右图)。
A. 饥饿后的AMPK突变体(P0代)的生殖表型并非由蛋白质合成时机不当引起。上图:野生型(WT)和aak-1/2幼虫在含有CHX(浓度如图所示)的M9缓冲液中维持3天后,转移至营养充足的培养基中。图中显示的是成虫的可育比例,样本量n≥150。下图:在饥饿期间用CHX处理的AMPK突变体后代(F1和F2代)中,繁殖力缺陷并未得到恢复。图中显示的是aak-1/2突变体及其后代(F1和F2代)中繁殖力降低的频率,样本量n≥50。
B. R-loop在AMPK突变体的生殖细胞中积累。代表性显微照片显示了饥饿的AMPK突变体和WT年轻成虫生殖细胞中的R-loop。thoc-2突变体的生殖细胞作为R-loop检测的阳性对照。WT和aak-1/2的L1幼虫饥饿3天后转移至营养充足的条件下。生殖细胞经固定后,用S9.6抗体(红色,标记R-loop)进行免疫染色,并用DAPI(蓝色)进行复染。图中框出的部分在下方以更高倍率显示(N=3,n=100)。星号(*)表示远端尖细胞;比例尺:5μm。右侧图:通过免疫荧光定量分析显示,饥饿的AMPK突变体生殖细胞中R-loop的总体丰度显著增加;n=100。
C. R-loop在AMPK突变体的原始生殖细胞(PGC)中形成,并在表达RNH-1后得以缓解。WT和aak-1/2的L1幼虫饥饿3天后,用S9.6抗体(绿色,标记R-loop)进行免疫染色,并用生殖细胞特异性标记物HIM-3同源物(HTP)-3(红色)进行复染。类似地,表达生殖细胞特异性RNH-1转基因(pie-1p::rnh-1)的饥饿突变体动物的R-loop水平与对照组相似。每种基因型的PGC中R-loop水平被定量并以图形显示。白色箭头表示PGC(注意饥饿的AMPK突变体有额外的PGC)。
D. R-loop在AMPK突变体中随着后代延续逐渐减少。通过免疫荧光使用S9.6抗体(红色,标记R-loop)和DAPI(蓝色)复染,检测P0(n=83)、F2(n=100)和F5(n=81)成虫生殖细胞核中的DNA-RNA杂合体。白色箭头表示R-loop(S9.6)焦点。P0(n=83)、F2(n=100)和F5(n=81)通过S9.6抗体进行免疫荧光分析。
图3. R-loop形成与H3K4me3异位沉积相关。
A. 基因组浏览器快照显示基因邻近区域和RNH轨迹的DRIP-seq信号。 绿色条表示R-loop peaks calling。轨迹高度代表reads数。
B. 野生型(WT)与aak-1/2基因组的DRIP-seq output(peak分数和数量)的整体比较。
C. DRIP-qPCR验证。 收集了经过或未经DRB处理的饥饿的aak-1/2突变体的F2后代(饥饿3天)进行DRIP分析。选择tig-3作为阴性对照;n=3,均值±标准误(S.E.M.)。以input基因组DNA为基准进行信号值归一化并绘制。
D. 以所有R-loop peaks为中心的GC偏好Meta图。
E. 通过HOMER分析AMPK突变体与WT DRIP-seq鉴定的四个富集的de novo motif。
F. 上:注释和R-loop peaks定位分析,显示peaks比对到启动子-TSS、转录终止位点(TTS)、外显子、内含子和其他区域。在aak-1/2突变体中,peaks主要累积在启动子-TSS区域。
G. 下:WT或饥饿aak-1/2突变体F2后代DRIP-seq信号分布饼图,显示基因内与基因间区域分布。
H. 基因组浏览器快照显示饥饿的AMPK突变体F2后代中R-loop信号与H3K4me3水平正相关的代表性样本。
A. AMPK突变体L1幼虫对基因毒性应激敏感,并在饥饿后变得超敏感。饥饿或进食4小时的L1幼虫被暴露于25 mM HU和0.01% MMS中,这些浓度低于之前确定的导致野生型(WT)动物不育的阈值(48)。
B. 饥饿的AMPK突变体生殖细胞中RAD-51焦点异常增加。
C. RAD-51焦点的数量和出现时间在生殖细胞的六个区域中的定量分析:有丝分裂区、过渡区、早中期偶线期、中期偶线期、晚中期偶线期和双线期,n>5。
D. 代表性显微照片显示3天饥饿的L1幼虫原始生殖细胞(PGC)中的RAD-51焦点。
E. 免疫荧光显微照片显示饥饿的WT、aak-1/2突变体以及aak-1/2;pie-1p::rnh-1转基因线虫的年轻成虫生殖细胞晚中期偶线期区域中的RAD-51焦点。
F. 饥饿的AMPK突变体F2后代生殖细胞中异常丰富的RAD-51信号与R-loop重叠。上图:PLA信号以红色斑点表示。星号(*)表示远端尖细胞。下图:每条生殖腺中带有PLA焦点的细胞核的百分比定量分析。显示AMPK突变体生殖腺的单抗体对照;n=5。
G. 左图:饥饿的WT与AMPK突变体生殖腺中增加的细胞死亡依赖于DNA损伤。通过计数生殖腺臂中异常细胞死亡(CED)-1::GFP阳性细胞来定量凋亡小体。箱线图显示组内平均值、50%范围和最小到最大值,n=25。右图:去除cep-1信号通路会增加饥饿的WT与AMPK突变体生殖腺中的胚胎致死率。定量分析之前饥饿的指定基因型动物F2后代中的胚胎致死率。样本数量:WT,n=10;aak-1(tm1844) I,aak-2(ok524) X,n=10;aak-1(tm1844) I,aak-2(ok524)X;cep-1(gk138) I,n=20;cep-1(gk138) I,n=20。
A. pie-1p::rad-51的多拷贝阵列可以部分恢复AMPK突变体在饥饿后的生殖能力。转基因L1幼虫在20°C下于M9缓冲液中维持72小时,随后恢复到营养充足条件下。在恢复后96小时评估生育百分比。
B. 模型展示了在急性饥饿期间发生的AMPK依赖性事件。AMPK限制了异常的H3K4me3沉积及其随后导致的转录,这种转录增加了R-loop的形成和基因组不稳定性。
参考文献: Sun B, Sherrin M, Roy R. Unscheduled epigenetic modifications cause genome instability and sterility through aberrant R-loops following starvation. Nucleic Acids Res. 2023 Jan 11;51(1):84-98. pii: 6887602. doi: 10.1093/nar/gkac1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