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中文版 | 手机版 企业登录 | 个人登录 | 邮件订阅
当前位置 > 首页 > 技术文章 > 内毒素的释放和内毒素的移位途径简述

内毒素的释放和内毒素的移位途径简述

浏览次数:781 发布日期:2024-1-22  来源:本站 仅供参考,谢绝转载,否则责任自负
一、内毒素的释放

革兰阴性杆菌菌体自溶或被裂解时释放内毒素,但这并非是细菌释放内毒素的惟一途径。在革兰阴性杆菌生长繁殖过程中,内毒素也不断从细胞壁上脱落下来并释放到周围的介质中去。
 

内毒素的释放


即使在营养物质贫乏的生理盐水中,细菌也能生长,加之内毒素性质比较稳定,如100℃时1h尚不能被破坏,必须加热至160℃经2~4h,或用强酸、强碱或强氧化剂加温煮沸30min才能灭活﹐因此,内毒素几乎无处不在。

二、内毒素的移位
肠道中寄存着数目庞大,种类繁多的细菌,其中的大肠杆菌等革兰阴性杆菌不断向肠腔中释放内毒素。因此,肠腔不仅是“储菌所”,也是“内毒素库”,肠腔中的内毒素含量足以导致宿主死亡,但由于肠粘膜具有良好的屏障功能,故生理情况下仅有少量内毒素向肠外移位,而且这些内毒素很快被肝脏所破坏。

但是,当化疗、休克引起的缺血缺氧、严重创伤、烧伤时的应激等因素导致肠黏膜屏障功能受损时,内毒素向周围组织器官中或血液中移位,其移位途径包括:①经门静脉、肝脏进入体循环;②经肠道淋巴管进入淋巴系统;③穿过肠壁进入腹膜腔进而吸收入血。

肠道细菌、呼吸道细菌等产生的内毒素引起的内毒素血症,称为内源性内毒素血症;创面感染灶或体内感染灶的内毒素也可以向血液中移位,来自于感染灶的内毒素﹑输注的液体中污染的内毒素等引起的内毒素血症,称为外源性内毒素血症。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快速注册 忘记密码
评论只代表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请输入验证码: 8795
Copyright(C) 1998-2025 生物器材网 电话:021-64166852;13621656896 E-mail:info@bio-equi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