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方面,关于TET酶在滋养层细胞分化过程中的作用研究较少。TET酶的敲低模型表明,5hmC对于维持发育和早期胚胎发生至关重要。Yamaguchi等团队研究表明,与对照组相比,父系TET1-KO小鼠可导致包括胎盘缺陷在内的多种表型,父系TET1-KO小鼠的胎盘显著缩小。Rakoczy等团队研究了TET酶在小鼠和人胎盘中的表达,小鼠中Tet1、Tet2和Tet3 mRNA在E8.5的绒毛膜、EPC和卵黄囊中表达,在E10.5~E12.5的“迷宫”(包括窦性TGC和STB细胞)中表达。而Tet1-3只在E14.5~E18.5的窦性TGC中表达,在STB中Tet不表达,这与妊娠晚期STB中观察到的5hmC水平一致。对于SpT细胞,Tet1-3在整个妊娠期间持续表达,而在GlyT细胞中仅在E14.5-E16.5之间显著强表达。除E10.5和E18.5分别出现Tet1表达缺失和Tet3表达降低外,顶叶TGC在整个妊娠期间的所有TET中均表达(图2B)。因此在E18.5时,顶叶TGC中5hmC水平降低与Tet3表达下调结果一致。在人胎盘的妊娠早期和晚期的STB细胞中检测到TET1-3蛋白,但在妊娠8周(weeks of gestation,WG)时除外(TET1未检测到)。绒毛CTB细胞在妊娠早期和晚期TET1和TET2不表达,TET3从10WG~足月期间均表达(图1B)。这些研究结果表明TET1和TET2在STB分化中起着重要作用。与CTB仅TET3表达相比,STB中5hmC的较高水平可能是三种TET在STB均表达的结果。由于胎盘发育是一个高度动态的过程,因此研究这些酶在妊娠中期胎盘中的表达也很重要。
胎盘印记基因中的DNA羟甲基化
1984年的细胞核移植实验首次描述了基因组印迹,带有两组母系染色体(雌核发育(gynogenotes))或两组父系染色体(雄核发育(androgenote))的小鼠胚胎无法正常发育,前者表现为胚胎外组织(胎盘和卵黄囊)生长迟缓和异常发育,后者表现为胚胎外组织过度生长和胚胎本身发育不良。实验结果表明尽管遗传信息相似,但遗传的母系和父系染色体在功能上并不相同。基因组印迹是一种表观遗传机制,其中印迹基因表现为单等位基因和亲本依赖性表达,受DNA差异甲基化区域(DMR)调控。其中一些DMR充当印迹调控区(imprinting control region,ICR)并调控印迹基因簇表达,印迹基因簇包含几个相邻的母系印迹和父系印迹基因。因此,印迹基因表达失调可能会影响胎儿正常发育,并导致人类疾病(如印迹综合征)。
参考文献: Vasconcelos S, Caniçais C, Chuva de Sousa Lopes SM, Marques CJ, Dória S. The role of DNA hydroxymethylation and TET enzymes in placental development and pregnancy outcome. Clin Epigenetics. 2023 Apr 25;15(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