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中文版 | 手机版 企业登录 | 个人登录 | 邮件订阅
当前位置 > 首页 > 技术文章 > CD14分子与脂多糖的结合域介绍及作为脂多糖受体的功能简介

CD14分子与脂多糖的结合域介绍及作为脂多糖受体的功能简介

浏览次数:566 发布日期:2023-2-1  来源:本站 仅供参考,谢绝转载,否则责任自负
CD14分子与脂多糖的结合域
人类CD14与脂多糖的结合域位于CD14N端的151个氨基酸上因为含有该序列氨基酸修剪truncation的CD14足以引起完全的生物学反应之后研究者进一步发现N端的65个氨基酸是CD14结合脂多糖及信号传递的关键区域。为了更精确定位CD14分子的结合位点研究者采用基因突变等方法使个别氨基酸的密码子发生变异。
 


Stelter等在N端的152氨基酸区域内用丙氨酸取代而获得一系列的CD14突变体23种突变体蛋白质中有21种能稳定地表达在转染的CHO细胞表面其中20种在血浆中对LBP以依赖性的方式结合脂多糖,只有一种突变体Ala39-Ala41Ala43Ala44CD14不能与脂多糖或大肠杆菌发生特异性的相互作用也不能引发由脂多糖启动的NF-eB的核移位且这种突变体的CD14不与CD14单克隆抗体My4发生反应。抗CD14单克隆抗体My4具有广泛的种属间交叉反应性与人猪、兔及豚鼠的单核细胞的CD14均能反应说明My4只能够识别CD14中非常保守的表位。

上述结果显示N端39~44残基是人类CD14与脂多糖结合位点的最基本部分。Shapiro等在CD14分子的N端合成有5个氨基酸相互重叠长度为15个氨基酸的多肽其中包括含上述区域氨基酸的15肽能够抑制脂多糖与sCD14的结合。

CD14作为脂多糖受体的功能
CD14分子作为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受体的依据有脂多糖能与mCD14和sCD14分子相结合。②CD14单克隆抗体能够抑制脂多糖刺激吞噬细胞的反应能力。③对脂多糖低反应或不反应的细胞转染CD14 cDNA后对内毒素反应的敏感性显著增加。④CD14分子表达缺陷的小鼠对内毒素的反应显著下降。所以CD14被认为是内毒素重要的受体。⑤用不同颜料显示剂分别标记脂多糖和CD14发现在发生信号转导的过程中有颜色重叠现象。

研究者已阐明了CD14与内毒素结合在体内的作用他们发现使用CD14抗体能够阻止CD14与脂多糖的结合并能显著减弱内毒素的激活效应。CD14能够有效结合脂多糖,有LBP存在时其结合效应能增大到100~1000倍。LBP为相对分子质量60000的糖蛋白,主要由肝脏和肺合成与BPI和其他脂质转移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具有显著相似性。一般情况下LBP在血浆中的浓度为2~20g/L在急性期反应时可升到100~200g/L。LBP能与脂多糖聚集体相结合,一个LBP分子能够运输几百个脂多糖单体并具有催化特性。
 


1990年Wright 等首先认识了CD14在识别脂多糖中的作用。他们发现以外周血中小剂量内毒素刺激时巨噬细胞分泌TNF-α的效应对CD14具有依赖性CD14单克隆抗体具有抑制TNF-α产生的能力。随后其他学者证实CD14在巨噬细胞产生TNF-α中具有重要作用。脂多糖诱导IL-1、IL-6、IL-8、TNF-α等表达的效应可用CD14单克隆抗体进行部分抑制这进一步证明CD14在脂多糖介导的细胞激活中的作用。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快速注册 忘记密码
评论只代表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请输入验证码: 8795
Copyright(C) 1998-2025 生物器材网 电话:021-64166852;13621656896 E-mail:info@bio-equi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