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9月开学以来,各儿科医院的患者数量有所增加。据观察,最近一周内出现发热症状的儿童数量持续上升,引起了人们的关注。秋季是传染病高发季节,需要警惕甲流、支原体肺炎等呼吸道传染病。
我们平常所感染的普通感冒通常表现为打喷嚏、咽痛、咳嗽、低热、头痛等不适,这些症状一般轻微且多数能够自行恢复。
然而,流感通常表现为急性起病,伴随高热(部分病例可达到39-40℃),同时伴有畏寒、寒颤、头痛、肌肉和关节酸痛、极度乏力、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流感的典型症状还包括咽痛、咳嗽,可能有鼻塞、流涕、胸骨后不适、颜面潮红,结膜轻度充血,也可能有呕吐、腹泻等症状。
二、得了流感,出现哪些症状需要就医?
流感通常以对症支持治疗为主,如退烧药、抗病毒药物等。然而,如果出现持续高热不退、气短、基础病加重等情况,应及时就医。这有助于避免病情进一步恶化和并发症的发生。
三、如何预防流感?
1、建议老年人、儿童和基础疾病患者及时接种流感疫苗。由于流感属于呼吸系统传染病,预防措施在这类疾病中是相似的。(推荐在甲流流行期开始之前进行接种,今年的接种已经开始。当然,在流行期间也可以去接种疫苗。)
2、在流感高发季节,尽量减少前往人员密集的场所。建议大家在人群聚集或密闭空间的场所仍要正确佩戴口罩,并注意手部卫生。
3、一些预防新冠病毒感染的方法同样适用于预防流感,如保持良好的呼吸道卫生习惯、勤洗手、室内通风,以及避免与出现流感症状的患者近距离接触等。
4、另外,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手段。
四、支原体肺炎又是什么?
肺炎支原体不属于细菌也不属于病毒,它是一种微小的微生物,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目前已知它是自然界中能够独立存在的最小微生物之一。
肺炎支原体没有细胞壁结构,因此对作用于细胞壁的抗菌药物具有天然耐药性。这意味着青霉素类、头孢类等常见的抗生素无法有效地杀死它。
肺炎支原体感染可以全年发生,而儿童是肺炎支原体易感人群,特别容易在幼儿园、中小学校等人员聚集的环境中爆发流行病。
支原体感染主要通过直接接触传播和飞沫传播途径进行。一旦出现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诊断和治疗。
五、如何预防肺炎支原体感染?
预防肺炎支原体感染,最重要的是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