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中文版 | 手机版 企业登录 | 个人登录 | 邮件订阅
当前位置 > 首页 > 技术文章 > 治疗心血管等疾病关键药物靶点APJ受体的介绍及其相关实验应用

治疗心血管等疾病关键药物靶点APJ受体的介绍及其相关实验应用

浏览次数:1664 发布日期:2024-9-5  来源:本站 仅供参考,谢绝转载,否则责任自负
APJ受体(Apelin receptor,也叫APLNR)属于GPCR(G蛋白偶联受体)A家族中的一员,A家族是GPCR中被研究最广泛也是药物靶点最集中的一个家族。APJ受体及其配体参与许多生理功能和病理生理作用,使其成为未来治疗缺血性心脏病、高血压、心力衰竭等疾病的关键药物靶点。[1]

APJ受体重要的生理功能
APJ的内源性配体包括Apelin和Elabela两类多肽。Apelin/APJ系统参与调节心血管系统的生理过程,例如降低血压、维持积极的肌力效应,并保护心脏免受缺血再灌注损伤。Apelin/APJ系统在预防与年龄相关的疾病中也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此外,该系统与新陈代谢密切相关,Apelin可改善不同小鼠模型中的葡萄糖耐量和胰岛素敏感性。Apelin/APJ系统还与神经内分泌应激反应、呼吸系统疾病以及食欲和饮水行为密切相关。[2]

APJ是七次跨膜G蛋白偶联受体(GPCR)家族的一员,于1993年被分离出来,具有380个氨基酸,其基因位于11号染色体q12区域,其氨基酸序列与人血管紧张素II(Ang II)1型受体有31%的同源性。Apelin和APJ在多种器官和组织中广泛表达,包括大脑、心脏、肝脏、肾脏、肺、胃、子宫、睾丸、脂肪组织、皮肤、四肢、胎盘、血管以及中枢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2]

 
上图为Apelin/APJ系统介导的信号转导通路。

APJ相关药物研发
Apelin的前体在体内可以分解成多种活性Apelin片段。这些片段的稳定性较差,半衰期短,效果持续时间短暂。因此,研究人员正在开发各种方法来设计稳定的Apelin类似物。除了通过氨基酸替代和化学修饰来实现这一目标外,还可以将IgGFc片段与Apelin-13融合,形成重组蛋白[3] 实验证明,这些稳定的Apelin类似物比天然Apelin表现出更好的生物活性,包括提高胰岛素敏感性、改善心血管健康和降低肝脏脂肪变性。     

Apelin作为平衡激动剂,激活APJ的G蛋白和β-arrestin信号。有研究提出,apelin诱导的心脏保护作用主要归因于APJ的Gi信号传导,而APJ的β-arrestin信号导致有害的心脏肥厚。   

 因此,人们对开发G蛋白偏向的APJ激动剂作为治疗心力衰竭的潜在药物越来越感兴趣。已经发现了几种部分G蛋白偏向的APJ激动剂, 即下图中的MM07,CMF-019,WN353和WN561。[4]

 
 
 
尽管多种上市药物联合治疗已显著改善了心血管疾病的治疗,但目前在心衰领域仍然存在药物选择有限、药物机制和用法不明确,导致疗效不佳和安全性问题等挑战。因此,APJ治疗靶点及相关的创新药物研发,是至关重要的战略之一。

格宁生物APJ相关实验
APJ:Gi cAMP检测
APJ:β-Arrestin检测

下图为CHO-K1/Rat Apelin Gi细胞系,是一种过表达APJ受体的细胞系,用于检测受体激动剂刺激后细胞内cAMP水平的降低。

 
 

参考文献
[1]Zhen,Huang,Zhe,et al.Targeting drugs to APJ receptor: From signaling   to pathophysiological effects.[J].Journal of cellular physiology, 2018.DOI:10.1002/jcp.27047.
[2]Zhou JX, Shuai N N, Wang B,et al.Neuroprotective gain of Apelin/APJ system[J].Neuropeptides,2021,87(5):102131.DOI:10.1016/j.npep.2021.102131.
[3]Huang Z, He L, Chen Z, Chen L. Targeting drugs to APJ receptor: From signaling to pathophysiological effects. J Cell Physiol. 2018 Jan;234(1):61-74. doi: 10.1002/jcp.27047. Epub 2018 Aug 2. PMID: 30070701.
[4]Wang, Wei-Wei, et al. "Structure-based design of non-hypertrophic apelin receptor modulator." Cell 187.6 (2024): 1460-1475.
来源:上海格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4008631023
E-mail:xu_jingjing@screeningbio.com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快速注册 忘记密码
评论只代表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请输入验证码: 8795
Copyright(C) 1998-2025 生物器材网 电话:021-64166852;13621656896 E-mail:info@bio-equi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