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在genebody及其±2 kb区域中,比较每个序列背景(CG,CHG和CHH)的所有基因(带有或不带有m6A修饰)的DNA甲基化水平。m6A修饰基因是指具有m6A peaks的基因,m6A沉默基因是指没有m6A peaks的基因。总基因n=20316,带有m6A修饰基因n=7472,不带有m6A修饰基因n=12844。使用双侧Wilcoxon符号秩检验进行统计分析:*P<0.05,**P<0.01和***P<0.001。
B. 不同m6A强度的基因的DNA甲基化谱。所有m6A修饰基因根据m6A强度从高到低分为3组,分别用红色、蓝色和黑色表示。将具有高水平和中等水平m6A修饰基因分别与具有中等水平和低水平m6A修饰的基因进行比较。每组基因n=2490。统计学分析采用双侧Wilcoxon符号秩检验:*P<0.05,**P<0.01,**P<0.001。
(2)ZmMTA在玉米胚乳发生和胚乳发育中的作用
图2:ZmMTA功能丧失严重阻碍了玉米的胚胎发生和胚乳发育。
A. ZmMTA基因结构图和EMS突变位点。黑色框和白色框分别表示外显子和UTR。红色框表示MT-A70域的编码区。EMS突变位点用三角形标记。
B. zmmta-1/+在14 DAP(左)和成熟期(右)的自交穗。代表性的突变核用红色箭头表示。对图像进行数字提取以进行比较。Bar=1 cm。
C. 4~14 DAP野生型和zmmta-1突变体核的石蜡切片。这些切片用碱性品红染色。Bars=1 mm。
D. 突变位点的野生型和zmmta-1突变体进行Sanger测序。
E. Western blot检测野生型和ZmMTA-1突变体核中ZmMTA蛋白的表达。
F. 野生型和zmmta-1突变体在14 DAP时的流式细胞术图谱。C值显示在每个peak顶部。
G. LC-MS/MS分析显示野生型和zmmta-1突变体的总mRNA m6A丰度。数据代表3个生物学重复的平均值±SD。统计分析采用t检验。
(3)zmmta功能丧失影响大量基因的表达和胚胎发育
图3:野生型和zmmta-1突变体中转录组比较分析。
A~B. 相对于野生型,zmmta-1突变体中的DEGs(A)或TEs(B)。DEGs(或TEs)(倍数变化≥2,FDR<0.01)用红色或蓝色表示,而未变化的基因(或TEs)用灰色表示。
C. zmmta-1胚胎中下调(上)或上调(下)DEG的GO富集分析。圆圈的大小表示DEG的数量。颜色表示每个GO项的-log 10(P值)。
A. 饼图描绘了ZmDDM1A和ZmDDM1 B在带有或不带有m6A修饰基因的5个片段的peaks分布。ZmDDM1-occupied基因是指具有ZmDDM1 peaks基因,而ZmDDM1-unoccupied基因指没有ZmDDM2 peaks的基因。
B. 野生型ZmDDM1占比Metaplots图。基于m6A修饰和ZmDDM1A(左)和ZmDDM1B(右)占比情况将所有表达的基因分为4类。在有或没有ZmDDM1A基因之间进行比较。使用双侧Wilcoxon符号秩检验进行统计分析:*P<0.05、**P<0.01和***P<0.001。
C. 野生型基因mCHH的Metagene图谱。所有表达基因根据m6A修饰和ZmDDM1A(左)和ZmDDM1B(右)被分为4类。在有或没有ZmDDM1B基因之间进行比较。使用双侧Wilcoxon符号秩检验进行统计分析:*P<0.05、**P<0.01和***P<0.001。
(7)ZmDDM1变化对ZmMTA相关活性没有影响
图7:ZmDDM1对ZmMTA相关活性没有影响。
A. 野生型和zmddm1突变体中ZmMTA转录本丰度的RT-qPCR分析。数据代表3个生物学重复的平均值±SD。使用Student t检验进行统计分析。
B. 野生型和zmddm1突变体中ZmMTA蛋白丰度的Western blot分析。
C. 野生型和zmddm1突变体中的ZmMTA蛋白免疫定位分析。Bars=5μm。
D. LC-MS/MS分析显示野生型和zmddm1突变体中的整体mRNA m6A丰度。数据代表三个生物学重复的平均值±SD。使用Student t检验进行统计分析。
E. 野生型和zmddm1突变体中m6A位点沿标准化转录本分布的Metagene图谱。
F. 饼图描绘野生型(左)和zmddm1突变体(右)中非重叠转录本片段中的m6A peaks分布。
参考文献:
Luo JH, Guo T, Wang M, Liu JH, Zheng LM, He Y. RNA m6A modification facilitates DNA methylation during maize kernel development. Plant Physiol. 2023 Nov 23. pii: 7444906. doi: 10.1093/plphys/kiad625. PubMed PMID: 379953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