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中文版 | 手机版 企业登录 | 个人登录 | 邮件订阅
当前位置 > 首页 > 技术文章 > 咖啡中赭曲霉毒素检测操作详解

咖啡中赭曲霉毒素检测操作详解

浏览次数:979 发布日期:2023-1-29  来源:本站 仅供参考,谢绝转载,否则责任自负

赭曲霉毒素是一组结构类似的真菌毒素,有A、B、C、D四种化合物,主要危及人和动物肾脏,其中毒性最大、与人类健康关系最密切、产毒量最高、对农作物的污染最重、分布最广的是赭曲霉毒素A(OTA)。赭曲霉毒素A是被国际癌症研究机构确定为ⅡB类致癌物的一种真菌毒素,它能致癌、致畸、破坏免疫系统,对肝、肾脏造成损害,还可以导致神经中毒。

 

赭曲霉毒素A的起源:

最早关于OTA的记录在1928年丹麦。在1957年到1958年之间,多瑙河沿岸国家南斯拉夫、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等国的居民流行一种肾病(巴尔干肾病),农村地区从事种植业的农民只食用自己田里收获的粮食。该肾病就是由于人食用了含有赭曲霉毒素的食物引起的。

赭曲霉毒素A存在于哪里?

OTA首先在玉米中发现,之后又相继从谷物和大豆中检出。粮谷类、水果、葡萄酒、啤酒、咖啡、可可和巧克力、中草药、调味料等多种植物产品和食品均可被OTA污染。

 

赭曲霉毒素A的危害:

动物饲料中OTA的污染较为严重,动物进食被OTA污染的饲料后导致体内OTA的蓄积,而且不易被代谢降解,因此动物性食品尤其是猪的肾脏、肝脏、肌肉、血液以及乳和乳制品中常有赭曲霉毒素A检出。在已发现的真菌毒素家族中,根据其重要性及危害性排序,OTA被认为是仅次于黄曲霉毒素而列第二位。迄今为止,巴西德国、罗马尼亚、匈牙利及捷克斯洛伐克等国家已制定了食品、饲料及猪肾脏中OTA的限量标准。

 

 

赭曲霉毒素A的理化性质:

OTA极易溶于有机溶剂。毒素极为稳定性。甚至250℃下也不能完全破坏。发酵大约可以降解70%的毒素。98%的赭曲霉毒素可以被瘤胃微生物降解,赭曲霉毒素在猪肉、猪肾、猪肝中的稳定性也非常高,烹饪对毒素造成的损失很小。因而在人的食物链中OTA的危害不容小觑。

赭曲霉毒素A的限量规定:

我国GB 2761-2011规定谷物、豆类及其制品中OTA的允许量不得超过5μg/kg。据欧盟网站消息,关于OTA的残留限量,欧盟将其在谷物产品中的最大残留限量修订为3.0μg/kg;在小麦蛋白中的残留限量修改为8.0μg/kg,美国也正在制定有关条例。

 

国标依据:GB 5009.96-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赭曲霉毒素 A 的测定
来源:无锡冠一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18052460676
E-mail:2955435316@qq.com

标签: 咖啡 赭曲 Rome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快速注册 忘记密码
评论只代表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请输入验证码: 8795
Copyright(C) 1998-2025 生物器材网 电话:021-64166852;13621656896 E-mail:info@bio-equi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