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粒的提取和纯化
浏览次数:891 发布日期:2022-3-31
来源:本站 仅供参考,谢绝转载,否则责任自负
质粒(Plasmid)是独立于染色体外的环状DNA分子,大小通常在1-200Kb不等,可依赖宿主细胞中的酶和蛋白质进行独立地复制和转录。
质粒是独立于染色体基因组的DNA。按照质粒的拷贝数量,通常把质粒分严紧型质粒和松弛型质粒。严紧型质粒:染色体复制一次,质粒也复制一次,每个细菌内只含1-2个质粒;松弛型质粒:当细菌染色体复制停止后仍然能继续复制,每一个细菌内一般含20个左右质粒拷贝。
为了适应更多复杂的分子克隆实验,在天然质粒的基础上,人们构建出具有不同特性的质粒载体。质粒载体通常具有以下几个特点:具有较小的分子量、可插入较大分子量的目标序列、具有多种常用的限制性内切酶酶切位点,同时具有检测表型(耐药性等)。
典型的质粒载体通常具有复制起始点Ori(下方蓝色方形)、筛选标记(红色区域)以及多克隆酶切位点MCS(右侧蓝色区域)
预备知识Ⅱ:分离纯化的原理
质粒纯化的过程实际上是将质粒与染色体基因组、蛋白质等其他成分分离的过程。在细菌体内,质粒是以共价闭合环状DNA(CovalentlyclosedcircularDNA,cccDNA)的形式存在。碱裂解法是实验室提取质粒最常用的方法之一,该方法的原理是利用线性的染色体DNA与闭合环状质粒DNA在拓扑学上的差异来实现分离。
共价闭合环状DNA(CovalentlyclosedcircularDNA,cccDNA)结构示意图,在细菌中,cccDNA通常以超螺旋的形式存在
实验操作中,我们通常应用溶菌酶和阴离子表面按活性剂SDS(十二烷基磺酸钠)来处理收集到的菌体。在溶菌酶的作用下,细菌的细胞壁破裂并释放出质粒。在pH12-12.5这个狭窄的范围内,线性染色体DNA的双螺旋会解开,质粒DNA的氢键也会断裂。然而,质粒DNA的氢键虽然断裂,但两条链依然互补缠绕,紧密结合。在裂解过程中,细菌蛋白质、破裂的细胞壁和变性的染色体DNA会相互缠绕成大型复合物,SDS可包被在这些大型复合物表面上。当加入乙酸甲使溶液恢复中性时,两种DNA均可迅速复性,但是复性的精准度有所差别:cccDNA由于互补链在形体上始终保持在一起,复性迅速而准确。随机断裂的线性DNA彼此分离,复性既不迅速也不准确,会聚集成网状结构。通过离心,染色体DNA会与细胞碎片一起被沉淀下来,而质粒DNA会留在上清液中。再用异丙醇或乙醇洗涤,会得到比较纯的质粒DNA。
质粒提取与纯化操作指南
质粒的提取和纯化主要包含三个步骤:①培养细菌,扩增质粒;②收集并裂解细菌;③分离并纯化质粒。目前,试剂厂商已经开发出多种多样的商品化DNA提取试剂盒,这些试剂盒中几乎都包含三种基本的溶液:溶液Ⅰ(葡萄糖、Tris·Cl(pH8.0)、EDTA(pH8.0))、溶液Ⅱ(NaOH,1%SDS)和溶液Ⅲ这三种溶液分别起到悬浮菌体、破碎细胞以及中和的作用。实验中一般会使用异丙醇沉淀质粒,70%的乙醇洗涤质粒。提取好的质粒的可以保存在含有RNA酶的TE缓冲液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