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中文版 | 手机版 企业登录 | 个人登录 | 邮件订阅
当前位置 > 首页 > 技术文章 > 动物爬杆回避实验:探索学习与记忆机制的关键工具与器材解析

动物爬杆回避实验:探索学习与记忆机制的关键工具与器材解析

浏览次数:597 发布日期:2024-4-19  来源:本站 仅供参考,谢绝转载,否则责任自负

【实验依据】
本实验通过结合灯光(和/或声音)刺激与电击刺激,诱导实验动物从被动逃避逐渐建立起主动的条件反射行为。通过观察和记录这一条件反射形成过程中动物的主动回避反应,可以间接反映动物的学习及记忆能力的变化。

【实验对象】
实验对象选用成年的小鼠和大鼠。

【实验设备】
实验设备采用一个规格为25cm×25cm×40cm的爬杆实验箱,箱底设有通电的电栅,箱子中央立有一根直径约2.5cm的木质杆。此外,箱子顶部装有扬声器和/或40W的照明灯,用以提供声音和光线刺激。

【实验流程与操作】
首先,让动物在实验箱中自由活动1~2分钟,以适应环境。随后,先给予条件刺激,即灯光照射(和/或蜂鸣音)持续5~10秒,紧接着施加非条件刺激,即通过箱底电栅给予30V、50Hz的电击,持续20~25秒(条件刺激与非条件刺激的总时长为30秒,作为动物的爬杆时间)。

若动物在灯光亮起至电击开始前即表现出爬杆行为,则视为主动回避反应;若在电击开始后才开始爬杆,则视为被动回避反应(即逃跑反应)。无论动物何时开始爬杆,实验都会立即停止,并在90秒的间隔后再次进行训练。若动物在30秒的电击期间内未主动爬杆,则轻轻将其放置在杆上,以促使其学会爬杆。

若动物在杆上停留超过30秒仍不下杆,则轻轻将其取下。经过多次训练后,动物将逐渐学会主动回避的条件反应,进而形成记忆。每次实验需进行30次训练,若在两次训练间隔的90秒内动物出现超过10次的爬杆反应,则将其淘汰。训练的目标是让动物至少能够完成80%的主动回避反应,且无逃跑失败的情况。

【实验观察项目】
实验结束后,需要记录动物在一段时间内的主动回避反应次数、被动回避反应次数以及刺激时间(即动物在被动回避过程中受到电刺激的总时间)。

【注意事项】

  1. 实验前需对动物进行筛选,对于经过多次训练仍不愿意爬杆的动物,应予以淘汰。
  2. 实验过程中,需确保爬杆质地坚硬且光滑程度一致,以排除外界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来源:上海欣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4008336811/18121054991
E-mail:zhang@softmaze.com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快速注册 忘记密码
评论只代表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请输入验证码: 8795
Copyright(C) 1998-2025 生物器材网 电话:021-64166852;13621656896 E-mail:info@bio-equi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