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液器使用中导致误差的常见问题分析
浏览次数:1557 发布日期:2024-3-28
来源:本站 仅供参考,谢绝转载,否则责任自负
《“移液不准”那些事之一》
移液不准,在实验中,是操作者最担心的事。我从移液器制造者的角度,撰文分享,希望有益。
判别移液准不准,一般需要鉴别测值偏大还是偏小,或者说检测是正差还是负差。
判定方法,通常是两种,一是质量法:移取纯水,用电子天平称量;二是比较法:用相同的纯水和相同的吸头,观察吸头内液面位置,与以往情况相比较。
一、移液量偏大
一般有两种原因。
一是操作失误。一般是二档吸液了,或者在一档与二档临界区域吸液了;
二是移液器量程变位了。这是说移液器不准的情形之一。这种情况,需要校准移液器,建议由专业人员处理。
二、移液量偏小
引起移液量偏小的原因很多。最简单的排查方法和步骤如下。
(1)
排查吸头和吸液杆。检查吸头安装是否到位,吸头本身有没有塑性变形;也可以换装不同批次不同厂家的吸头;再有,检查吸头与吸液杆配合部位,排除划痕和磨损。长期使用,吸液杆会产生磨损,个别吸液杆会对不同的极性溶剂,产生腐蚀。这种情况,应该找专业人员更换吸液杆。不建议,非专业人员,拆卸20μL以下的活塞,更换吸液杆。
(2)
排查活塞气密性。100μL以上的移液器,可以肉眼观察,检查气密性。即:移液器吸液后,离开液面,悬空滞留5秒钟以上,观察吸头尖端是否形成悬挂的水滴,或者是水滴连续滴落。100μL以下的移液器,由于大气压和吸头毛细效应,肉眼无法判断,需要移液器吸液后,不离开液面,静持15秒钟,观察吸头内液面状态,如果液面下降,则是漏液。
特别说明,移液器吸液后静握在空中,如果吸头尖端毛细管内,气柱托高液面,这种现象证明,该移液器的密封结构,真空度特别高,该移液器活塞机构可靠。
(3)
排查活塞组件污染。第二步骤发现的漏液,需要拆开移液器活塞。检查活塞是否污染,检查密封胶圈和密封衬圈是否有效。实验中,造成这种故障的原因较多。如,液体窜入、倒流、试剂挥发气相变固相、异物等等。
活塞清洁、保养后,需要专用润滑脂涂抹;密封胶圈和密封垫圈,一般属于易损件,污染后,需要更新。建议专业人员处理。
编者:郭三葆 (本文作者感谢“不专业的傻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