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中文版 | 手机版 企业登录 | 个人登录 | 邮件订阅
当前位置 > 首页 > 技术文章 > 中医体质辨识的原则概述

中医体质辨识的原则概述

浏览次数:459 发布日期:2023-3-23  来源:轩诚
所谓中医的体质概念,就是在个体生命过程中,在先天遗传和后 天获得的基础上表现出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心理状态方面,综合 的、相对稳定的恃质。这种恃质反映在生命过程中的某些形态特征和 生理特性方面,在自然、社会环境的适应能力相对疾病的抵抗力方面, 以及发病过程中对某些致病因素的易感性和病理过程中疾病发展的倾 向性等方面。体质现象具有个体差异性、群类趋同性(群类性)、相 对稳定性和动态可变性等特点,它是人类生命现象的一种重要表现形 式。
 
体质概念的这一表述方式,是基于中医学对人类体质观察的论述 和现代中医体质硏究的基本认识,结合了有关学科中对体质的认识以 及医学科学的性质、硏究目的和任务而提出来的。作为"体质"这一概念,就自然科学而言各学科分別有着各自不 同的内涵。
 
中医体质辨识,即以人的体质为认知对象,从体质状态及不同体 质分类的特性,把握其健康与疾病的整体要素与个体差异的手段,从 而制订防治原则,选择相应的治疗、预防、养生方法,进行〃因人制 宜"的干预。体质辨识是中医辨体养生的前提,直接关系养生效果的 成败。
 
体质辨识以及针对体质的调体和保健工作,绝不能脱离中医辨证 施治的原则,体质辨识必须结合中医的具体辨证施治方法,才能够顺 利地在临床上开展。
 
"亿万苍生,九种体质,人各有质,体病相关;体质平和,健康 之源,体质偏颇,百病之因。〃中医体质辨识为中医体质与易发健康 风险的宏观对应开辟了新的标准化途径,在此基础上综合运用中医 "天人合一〃的整体观,"体病相关、体质可分、体质可调"的中医体 质学说理论和中医调理方案,可以实现"未病先防"和"既病防变" 的治未标病目。明辨体质阴阳,即把握了体质的总体特征,以此便可明确辨体养 生的大方向,不至于犯方向性、根本性错误。但是在此基础上,要使 辨体养生更具明确的针对性和操作性,还需要进一步对体质进行全面 综合的辨识,以认识体质的特点和全貌。其中,辨识年龄、性别的体 质特点是极重要的部分。在准确辨识对象的体质特点之后,再综合运 用多种体质辨识方法,便可基本完成对体质全貌的辨识,在此基础上 实施养生便有了足够的依据体质是指人的生命过程中,在先天禀赋和后天获得的基础上,不 知不觉形成的在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性格心理等方面,综合的、固 有的某些特质。体质揭示了人体生命的恃殊性或差异性。
 
《中医体质分类及判定》标准制订工作2006年6月正式启动,由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管,中华中医药学会编制完成。制定出中医体质 量表及《中医体质分类及判定》标准。该标准应用了中医体质学、遗 传学、流行病学、心理测量学、数理统计学等多学科交叉的方法,经 中医体质专家、临床专家、流行病学专家多次的讨论论证而建立,并 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21948例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出良好的适应性、 可碰。
 
该标准将体质分为平和质、气虛质、阳虛质、阴虚质、疲?显质、 湿热质、血瘀质、气郁质、特禀质_类型,应用了流行病学、免疫 学、分子生物学、遗传学、数理统计学等多学科交叉的方法,经中医 临床专家、流行病学专家、体质专家多次论证而建立的体质辨识的标 准化工具。
 
来源:山东轩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15376305825 0537-6536622
E-mail:sdxc2018@126.com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快速注册 忘记密码
评论只代表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请输入验证码: 8795
Copyright(C) 1998-2025 生物器材网 电话:021-64166852;13621656896 E-mail:info@bio-equi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