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中文版 | 手机版 企业登录 | 个人登录 | 邮件订阅
当前位置 > 首页 > 技术文章 > 运用类器官技术解决药物筛选问题的方法步骤和优势

运用类器官技术解决药物筛选问题的方法步骤和优势

浏览次数:1086 发布日期:2023-2-13  来源:absin

一、目前药物研发的痛点
 

数据显示肿瘤新药开发占全球新药开发的50%以上,2020年中国肿瘤临床试验数量高达722个,但是肿瘤新药失败率高达 96%。

主要原因是
(1)2D细胞/细胞系模型不能真实反应体内情况;
(2)动物模型和人的种属差异,最后一批动物实验结果与第一批患者临床试验结果差别很大;
(3)临床入组病人缺乏靶向,药物有效率不过关。

 

图1 常规药物研发思路
 

因此,需要一个能接近人的疾病模型,降低新药研发的成本和时间。类器官模型来源于人自身,能够实现在实验室开展患者临床试验,提高研发成功率、缩短研发周期,同时降低研发成本,将对药企产生极大吸引力。
 

二、如何运用类器官技术对药物进行筛选呢?
 

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分别是:类器官培养,类器官鉴定和类器官药物筛选。
 

1、类器官培养
 

根据样本来源可分为两类:组织来源类器官和多能干细胞来源类器官。

目前我们药物筛选用的比较多的是组织来源的肿瘤类器官模型,常规是基质胶法进行构建,这种方法操作也相对简单。

 


 

图2 类器官构建基质胶法
 

对于药物组合,可以采用多种肿瘤类器官模型进行评估,如:对两种药物联合作用(协同、拮抗等)进行高通量筛选药物组合分析。下图是我司培养的不同癌种的类器官明场图,观察数量用4倍镜,观察形态用10倍镜
 

图3 类器官明场图展示


2、类器官鉴定
 

类器官鉴定主要是鉴定类器官与原肿瘤组织的一致性,鉴定方法主要包括多重荧光免疫组化技术、常规组化、单细胞测序等多种方法进行评估,从形态学、组织病理学及分子遗传学等多角度进行验证。

下图是我司对构建好的肺癌类器官进行的多重荧光免疫组化鉴定。

 

图4 肺癌类器官多重荧光免疫组化鉴定
 

3、类器官药物筛选
 

进行类器官鉴定工作后,就可以进入下一步的药物筛选工作了。类器官可筛选的药物主要包括化疗药、小分子靶向药、抗体药物等。药筛的核心检测指标通常为半抑制浓度(IC50)以及细胞铺抑制率,在进行药敏实验时主要要注意铺板密度的选择以及铺板的代数。
 

下图是我司研究的肝实质细胞癌类器官对Sorafenib药物敏感性检测(部分实验结果),IC50值 2.26 μM,显示该药物敏感,其结果与临床对照相符。
 



图5 Sorafeni不同药物浓度对肝实质细胞药敏

来源:爱必信(上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021-38015121
E-mail:info@absin.cn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快速注册 忘记密码
评论只代表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请输入验证码: 8795
Copyright(C) 1998-2025 生物器材网 电话:021-64166852;13621656896 E-mail:info@bio-equi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