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小鼠小肠类器官的培养说起来容易,操作起来好像也并不是那么简单的,小肠类器官的培养较为繁琐,尤其是获取原始干细胞操作步骤多、操作时间长,而且培养过程中也有颇多注意事项。对于初学者来说,此实验并不是那么友好,稍不注意一些操作细节,很可能导致培养失败。 |
但是!别怕。 |
PeproTech技术员已经亲自实践操作,趟过一遍泥泞的路~呕心沥血总结了非常全面的小鼠小肠类器官的培养方法和注意事项, 快点读起来吧! |
♦ 前言 ♦ 2009年,荷兰科学家Hans Clevers的团队成功地在体外将Lgr5+肠道干细胞培养成包括隐窝样区域和绒毛样上皮区域的三维结构,即小肠类器官。这一结构包含所有终末分化细胞类型,能准确模拟肠道上皮生理情况,这一方法的建立既实现了肠上皮长期体外培养又可以维持肠上皮细胞原始分化能力,该技术已经逐渐被应用于干细胞、疾病模型以及再生药物等相关研究。
小肠类器官的培养可以通过多能诱导干细胞或胚胎干细胞来诱导分化,也可以取小肠的隐窝干细胞来诱导分化。目前大多数研究都是采用小肠隐窝干细胞来培养,因为该方法不仅获取干细胞方便,对技术的要求不高,而且培养的类器官传代次数更多,可以在体外长期培养长达2个月之久。 |
♦ 小肠类器官的制备方法 ♦ |
1)将小鼠断颈处死后,收集自末端回肠起约15cm肠断,置于冰的PBS 洗涤液液中,使用尖头镊子去除肠道外部的膜、血管和脂肪,用注射器从小肠一端注入PBS进行冲洗;
2)使用小剪刀,将肠段纵向切开,肠腔朝上打开。用冰冷的PBS(2-8°C)轻轻洗涤切开的肠道片段,用玻片刮出肠管内容物和绒毛结构,再次用冰冷的PBS冲洗; 3)向50 mL离心管加入15 mL冰冷的PBS。用镊子夹住肠道一端,并悬在管口上。从肠道底部开始,用剪刀将肠切成1~2毫米的小片,让这些碎片落入管内的缓冲液中; 4)用PBS预先润湿10 mL移液管,加入15 mL冰冷的PBS清洗肠道碎片5~10次,直至上清液变澄清; |
![]() |
图一:小肠组织清洗澄清后的上清液 |
5)除去上清液,将组织碎片重悬于25 mL小肠隐窝消化液中,在冰上孵育20 min,冰盒置于20 rpm转速摇床上旋转30 min; 小肠隐窝消化液:2-5 mM的EDTA, 此步骤后可以让组织碎片自然沉降后去除上清,继续消化一次。 6)让组织碎片通过重力沉降约1 min。小心吸出并丢弃消化液,留下足够的液体以没过组织碎片; 7)将组织碎片重悬于10 mL10%FBS冷的(2-8℃)PBS缓冲液,并用移液管上下吹打三次。静置直到大部分肠组织碎片沉降到底部; |
![]() |
图二:吹打后的小肠上清液,含有小肠隐窝 |
8)小心吸取上清液并使用70 μm滤网过滤,将滤液收集于干净的50 mL管中; 9)重复上述7-8二次,将获得的三份过滤液混合; 10)在2-8 ℃下将上述混合液以290×g离心5分钟。小心地倒出并丢弃上清液; 11)将沉淀重悬于含有10 mLPBS缓冲液中。200×g离心3分钟。轻轻倒出上清液。将肠隐窝沉淀留在管中。根据沉淀量加入适当体积的基础培养基重悬沉淀,如果单细胞过多,可200 r /min 离心2 min 收集上清以去除单细胞; 12)计数,吸取10 μL置于玻璃载玻片或血细胞计数器上。使用倒置显微镜,计数10 μL样本中的隐窝数量,200 g离心5 min,小心吸出并弃去上清; |
配制类器官培养基 |
在基础培养基中加入: |
![]() |
注:基础培养基应当含有10mM HEPES、L-谷氨酰胺 13)用类器官培养基将隐窝的密度重悬至8-20个/μL,取出150 μL隐窝悬液,加入等体积的未稀释的基质胶混合隐窝,小心地上下吹打十次以充分混匀,注意避免产生气泡; 14)吸取50 μL悬液,加入到提前预热的24孔板每个孔中的中心部位,样品应在每个孔的中心形成圆顶结构。为了防止接种时出现气泡,枪头内液体不要全部打出; 15)将培养板在37 °C下静置10分钟以待基质胶完全凝固。将平板转放入培养箱时,应注意不要破坏凝固后的液滴; |
![]() |
图三:基质胶种板后的形成的液体 |
16)使用移液枪沿着孔侧壁向每个孔中轻轻地加入500 μL室温(15-25℃)的配置的类器官培养基。不要将培养基从圆顶结构上直接加入; 17)向其它未接种的孔中加入无菌PBS以保证培养时的湿度。 将培养板的盖子盖好,并在37 ℃和5%CO2下进行培养; 18)观测类器官生长情况。通常,隐窝开始培养约3小时后形成球状结构,通常在培养2至4天后,小肠类器官开始出芽,并且在第5至7天形成复杂的出芽状结构; 19)隔天进行完全换液。换液时将移液枪头放在孔底边缘小心地将原有液体培养基吸出,并加入为500 μL新鲜的室温类器官培养基。 |
![]() |
图四、培养10天后的小肠类器官 |
♦ 小肠类器官培养注意事项 ♦ |
1)肠道外部的膜、血管和脂肪,尽量去除干净,否则后续得到的分馏会有很多杂细胞污染; |
♦ 小肠类器官的传代培养 ♦ |
1)在成熟类器官的24孔板中,每孔加入约1000基础培养基,用1 mL枪头吹打板底的基质胶,直到基质胶全部打碎,收集每个孔中的悬液置于15 mL离心管中; |
![]() |
左图为小肠隐窝干细胞在基质胶中培养7天结果,右图为小肠类器官传代在基质胶中培养3天结果 |
♦ 小肠类器官的冻存与复苏 ♦ |
准备冻存液:10%二甲基亚砜(DMSO)+20%胎牛血清(FBS)+70%DMEM/F12
1)将需要冻存的类器官冰上放置5~10 min; 复苏准备:37 ℃水浴箱 |
♦ 培养用相关试剂 ♦ |
![]() |
注:基础培养基内含有10 mM HEPES、L-谷氨酰胺,因此无需额外添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