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中文版 | 手机版 企业登录 | 个人登录 | 邮件订阅
当前位置 > 首页 > 技术文章 > 靶向线粒体呼吸复合物I缺陷和解偶联功能在急性/颞叶癫痫遗传模型能产生抗癫痫作用

靶向线粒体呼吸复合物I缺陷和解偶联功能在急性/颞叶癫痫遗传模型能产生抗癫痫作用

浏览次数:2225 发布日期:2014-4-2  来源:本站 仅供参考,谢绝转载,否则责任自负
 

靶向线粒体呼吸复合物I缺陷和解偶联功能在颞叶癫痫遗传模型和急性颞叶癫痫遗传模型能产生抗癫痫作用

 

Kristina A. Simeone , Stephanie A. Matthews, Kaeli K. Samson, Timothy A. Simeone 
Pharmacology Department, Creighton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Omaha, NE 68178, USA

药理学教研室,克赖顿大学医学院,内布拉斯加州68178,美国

 

线粒体通过积极地提供能量(ATP)参与神经传递过程,并在突触前和突触后空间中维持适当的活性氧(ROS)浓度。在人类和动物性癫痫中,由线粒体呼吸复合物(mitochondrial respiratory complex (MRC))引起并产生ATP的呼吸作用会减少,抗氧化系统衰减和氧化损伤增大。研究人员报告指出分离于基因敲除小鼠的线粒体中,MRCI驱动的呼吸和功能性解偶联(可诱导的抗氧化作用)减少和H2O2的水平升高。通过鱼藤酮在苔藓纤维-海马CA3突触区减少PPRs(类似KO PPRs)进行实验模拟破坏WT型海马切片实验,并加剧体外类癫痫性活动。

 

每日AATP [一种混合化学物–成分有抗坏血酸(ascorbic acid (AA)),α-生育酚(T)(alpha-tocopherol),丙酮酸钠(P));主要为协同针对线粒体损伤而设计]给药 ,能改善线粒体功能,苔藓纤维PPRs,并减少癫痫负荷指数(SBI)和基因敲除小鼠癫痫出现的频率。

 

AATP预处理降低KA诱发癫痫发作的严重程度,当WT小鼠严重强直-阵挛性发作时能形成100%的保护。数据表明,在大脑中恢复生物能量动态平衡是针对颞叶癫痫的一种可行的抗癫痫目标。

 

记录自发及诱发电位方法 :

小鼠海马切片通过常规方法取下,灌流。Rotenone (100 nM)DMSO(0.01%)进行灌流(60分钟),期间每90秒施以门区的配对刺激(50ms间隔,强度为最高反应之50%强度)刺激结束后,高浓度钾离子(8mM)aCSF连同rotenoneDMSO灌流90分钟,以引起痉挛现象(seizure-like events ,SLEs)。通过日本Alpha Medical ScientificMED64多通道胞外电极系统记录并分析信号。

Med64平面多电极阵列记录系统

   

详细信息:K.A. Simeone et al. / Experimental Neurology 251 (2014) 84–90

 

测量线粒体功能,研究人员可以通过具备高端时间分辨荧光及化学发光功能的多功能读板机(如德国BMG Labtech Clariostar)采集ATP,ROS及配合Luxcel胞外氧耗率OCR及胞外酸化率ECA试剂盒[if possible, please hyperlink these key words]等,方便测量各种代谢学重要数据。

来源:广州进科驰安科技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17620093784
E-mail:marketing@bio-gene.com.cn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快速注册 忘记密码
评论只代表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请输入验证码: 8795
Copyright(C) 1998-2025 生物器材网 电话:021-64166852;13621656896 E-mail:info@bio-equi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