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中文版 | 手机版 企业登录 | 个人登录 | 邮件订阅
当前位置 > 首页 > 技术文章 > 活细胞成像应用于药物对血管生物学影响的研究

活细胞成像应用于药物对血管生物学影响的研究

浏览次数:308 发布日期:2025-1-16  来源:本站 仅供参考,谢绝转载,否则责任自负

研究背景:
  本研究介绍了一个血管表型和蛋白质组学分析(VPT)平台(一种用于血管生成研究的创新设备,可在开放的微流体环境中培养内皮层)通过使用抗血管药对细胞骨架完整性和血管生成萌芽的影响,验证VPT平台可以利用3D形态学检测核蛋白质分析结合,观测萌芽数目以及药物作用下蛋白质的变化。VPT平台为深入了解与细胞周期、细胞骨架、细胞衰老和血管生成相关的信号通路提供了依据,加深我们对药物对血管生物学影响的理解,以及后续对血管以外的其他模型的蛋白质组和核形态学特征的监测。

血管生成的检测方式:
  血管生成的核心过程是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迁移和管腔形成。使用活细胞成像技术,研究人员可以实时观察血管内皮细胞如何响应生长因子的刺激,如何在组织中迁移并形成新的血管管腔。本文利用Celloger Mini Plus实时监测48h内血管形态变化。
 
  在C通道中放入无细胞的水凝胶,更突出血管生成芽。
实验过程:
利用内皮培养基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 Lonza),培养2天后形成内皮细胞单层,在C通道观察到芽的长度达到通道C的20%时,分别使用靶向抑制VEGF,VEGFR,自噬和增殖的7种药物处理,使用Celloger Mini Plus 密切监测药物处理后48h内血管的芽长和芽数目的变化。
图1.实验流程示意图
图2.不同药物处理下血管的形态

  研究人员通过Celloger Mini plus密切监测血管的生长状态,通过成像设备发现贝伐珠单抗和卡博替尼治疗诱导的变化显示出相似的趋势,而渥曼青霉素和紫杉醇治疗显示出显著差异。发现紫杉醇具有最显著的影响。证明形态学变化和蛋白表达差异之间的明确相关性,强调了细胞骨架蛋白改变和血管生成形态之间复杂相互作用。
  综上,活细胞成像是研究血管生成的核心技术,可实时动态观察内皮细胞的迁移、增殖和管状结构形成过程,直观揭示血管生成的动态机制。它还能追踪关键分子信号(如VEGF等)的时空分布,研究微环境对血管生成的影响,并为抗血管生成药物筛选提供高效手段。

  使用康和达 Celloger® Pro 进行实时细胞监测和分析,提高科研效率。无需将细胞从二氧化碳培养箱中取出,即可进行复杂的研究和数据分析。在保证实验质量的同时为您节约宝贵时间。
  • 轻松实现实时监测
远程监控培养箱内的活细胞,不干扰适合细胞培养环境。可以实时监控细胞,也可以利用延时拍摄功能,自动拍摄细胞图像,只需点击即可轻松制作延时视频。
  • 多孔位延时成像功能
Celloger® Pro 通过自动移动的集成相机和固定在平台的培养耗材和样本,在多个位点进行细胞成像。这样确保了细胞的稳定环境,从而提高了图像质量和研究准确性。
  • 荧光和明场镜头
凭借双色荧光和明场镜头,Celloger® Pro可以拍摄高质量和高分辨率图片。
  • 可更换的物镜
Celloger® Pro为用户提供可更换的物镜,为研究人员的不同需求提供灵活性。有2X,4X和10X的物镜供选择,用户可以自由切换。
  • 兼容多种培养容器
Celloger® Pro 适配多种holder以适用多种不同类型的细胞培养容器,包括孔板、T形瓶、载玻片。
  • Celloger® Pro 应用场景
 
来源:Curiosis Inc.
联系电话:18118128515
E-mail:yuanyaling@kaltec.cn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快速注册 忘记密码
评论只代表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请输入验证码: 8795
Copyright(C) 1998-2025 生物器材网 电话:021-64166852;13621656896 E-mail:info@bio-equi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