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实验流程
三维磁共振成像(3D-MRI);获得200次切割0.9毫米切片的T1WI,并使用Visor2软件为每个患者创建一个虚拟的头部模型。然后分割头部模型,分离头皮、颅骨和大脑层,确定了每个患者的刺激目标,并在头部模型上进行了标记。在最近的看似健康的病灶周围组织中,选择4个靶点沿病变的外边界。
图1. 一例病人的MRI大脑头模,其中A表示4个易感的刺激目标,
B表示一个经颅磁刺激疗程中线圈的定位以及磁场
在每个阶段开始时,一个神经导航系统(Visor2,ANT-Neuro)被用来将头部模型登记到患者的实际头部,并在整个过程中实时跟踪相对于头部刺激目标的线圈位置。活动组的患者总共接受16次重复性经颅磁刺激,每隔一天进行一次,四个预定的病灶周围目标被刺激连续4次1000个脉冲,每个目标点总共4000个脉冲,然后转移到下一个目标,直到所有4个脉冲被覆盖超过16个疗程。
03 结果图2. 干预前后2例患者(A、B)的自动检查:(A)右HHA改善良好,右下腹残留缺损。
(B)显示左侧HHA中度改善,上侧内侧野VF清除更为明显
04 结论
16次高频病变周围经颅磁刺激可通过视野测量和甚至超过3个月的主观基础上改善皮质VFD。仍需要在更大的样本和不同的大脑病理上验证这些结果,并对治疗效果的持久性进行长期随访研究。证实该技术(导航病灶周围TMS刺激)的有效性可能为其他卒中后后遗症,如运动和语言障碍的康复开辟新的途径。此外,病灶周围刺激与VRT联合应用可能对视野恢复有增强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