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用实验:研究表明,异氟烷麻醉能维持动物的心率、血氧分压、血液pH等生理功能处于稳定状态[2],适合情况复杂且持续时间较长的动物实验[3],包括连续监测动物参数变化如成像技术、还有一些其他全麻药不宜使用的疾病,例如癫痫、颅内压增高、重症肌无力、糖尿病等。
二、注射式麻醉
一种既简单方便,又能使动物很快进入麻醉期,而无明显兴奋期的方法。水合氯醛、戊巴比妥钠、阿佛丁和氯胺酮是目前大小鼠实验中最常用的注射类麻醉剂。
1. 水合氯醛(Chloral hydrate)
特点:有效的镇静催眠药,但本品麻醉剂量与中毒量很接近,所以安全范围小,使用时要注意;另外对皮肤和黏膜有较强的刺激作用;
推荐用药浓度及配比:一般配置浓度为4%~10%(质量体积比,4-10g溶于100ml灭菌水),大小鼠用药量为:300~500mg/kg。
2. 戊巴比妥钠(Pentobarbital)
特点:临床上常用,随用量而产生镇静、催眠和抗惊厥效应,大剂量时则产生麻醉作用,常作为有效的镇静和麻醉剂。但它没有镇痛作用只有镇静作用,因此手术前配合镇痛剂使用效果会更好;
推荐用药浓度及配比:一般配置浓度为1%~3%,大小鼠用药量为:40~70mg/kg。
3. 阿佛丁(Avertin)
特点:阿佛丁学名三溴乙醇,曾被推荐作为转基因鼠传代有关的外科手术(如胚胎移植和输精管切除术)的麻醉剂;但配制较繁琐,保质期较短,保存时要防菌; 推荐用药浓度及配比:一般配置浓度为1.2%-2.5%(100%浓储液是10g阿佛丁与10mL 叔戊醇混合,使用时加灭菌蒸馏水稀释至1.2%-2.5%,4℃冷藏可保存2周;大小鼠用药量为:125~400mg/kg。
4. 氯胺酮(Ketamine)
特点:一种镇痛麻醉剂,注射后很快产生麻醉作用,使动物进入浅睡眠状态,麻醉的安全性相对较高;适用于各种表浅、短小手术麻醉及全身复合麻醉;
推荐用药浓度:大小鼠用药量为:100~150mg/kg。
5. 舒泰50
一种进口混合麻醉剂,麻醉效果非常,价格较贵
如下为上述几种麻醉剂的比较:
注:上述药品在大小鼠中一般采用腹腔注射方式,快速吸收,见效快!注射部位宜选在腹部后1/3处略靠外侧(避开肝和膀胱)
三、局部麻醉
局麻是指在手术的局部麻醉或者缓解局部疼痛和瘙痒时使用,优点是动物在麻醉期间能保持清醒,对重要脏器功能干扰轻微,麻醉并发症少,是一种较安全的麻醉方法。目前常用的局部麻醉剂有普鲁卡因、利多卡因和丁卡因。如下为这三类的比较[4]:
注:局麻一般采用浸润麻醉方法,操作时,动物固定好后,首先在局部皮肤用皮头针先作皮内注射,形成橘皮样丘疹,然后换成局部麻醉长针头,由皮点进针,放射到皮点周围继续注射,直到要求麻醉区域的皮肤都浸润为止;可以根据实验操作要求的深度按照皮下、筋膜、肌肉、腹膜或骨膜的顺序,依次注射麻药,以达到麻醉神经末梢的目的。
麻醉过程中常遇到的问题:
1. 麻醉时需要注意什么?
1)注意保温:动物在麻醉期间体温易下降,可将动物置于循环水恒温垫上进行保温;
2)注意观察:使用麻醉剂过程中随时检查动物的反应情况,如随时观察动物的肌张力、角膜反射、呼吸频率、夹痛反射等指标,避免动物出现死亡;
3)注意给药剂量:配制的药液浓度要适中不可过高,以免麻醉过急造成动物死亡;但也不能过低,以减少注入溶液的体积。除参照一般标准外,还应考虑个体对药物的耐受性不同,而且体重与所需剂量的关系也并不是绝对成正比的。一般说,衰弱和过胖的动物,其单位体重所需剂量较小。
2. 如何确认动物已完全麻醉?
以小鼠为例,麻醉起效:小鼠仰卧时心跳及呼吸均匀、肌肉松弛、四肢无活动,胡须无触碰反应,踏板反射消失,即视为达到完全麻醉状态。若小鼠的前肢开始抖动即判定为开始复苏。手术过程中如果发现动物抽搐、排尿,说明麻醉过深,应立即进行急救。
3. 若小鼠出现复苏迹象怎么办?
若实验还没有完成,小鼠接近苏醒,需及时将麻醉瓶(气麻)放在动物口、鼻处,给予辅助吸入麻醉或可临时适当补加麻醉剂,一般每次补加剂量不超过注射总量的1/10∼1/5。
4. 给药方式一般除了腹腔注射还有哪些?
非吸入麻醉常采用的注射方法有:静脉注射,肌肉注射,腹腔注射等。静脉与肌肉注射多用于较大的动物,如犬、猫、猪、犬等;静脉注射的部位多是耳缘静脉(家兔、猫、猪)、后肢静脉(犬)及尾静脉(大、小鼠);肌肉注射的部位多选用臀部。腹腔注射多用于较小的实验动物,如大鼠、小鼠、沙鼠、豚鼠等。
5. 吸入式麻醉和注射式麻醉如何选择?
1)吸入麻醉的优缺点:较好的控制麻醉深度,快速进入麻醉状态,苏醒迅速、平稳,对肝、肾功能影响轻微;但挥发性麻醉药被人体长期吸入后会对医护人员造成身体上的伤害,且每种挥发性麻醉药的挥发罐的价格昂贵。
2)非吸入麻醉的优缺点:操作简便,无需特殊的麻醉装置,与吸入麻醉相比成本较低。但不能灵活掌握用药的剂量、麻醉深度以及麻醉维持时间,且麻醉药物需要通过肝脏代谢,肾脏排出,因此相比之下对肝脏和肾脏的影响较大。
总之,吸入麻醉麻醉药安全性高,副作用低,安全可控;相比之下非吸入麻醉药对呼吸、心率及血氧饱和度等指标影响较大,因此安全性相对较低。在临床上如果条件允许,吸入麻醉是最理想的选择。
参考文献
[1] Ruizmeana M, Martinson E A, Garciadorado D, et al. Animal ethics in Cardiovascular Research[J]. Cardiovascular Research, 2012, 93(1): 1-3. [2] Low L A, Bauer L C, Klaunberg B A, et al. Comparing the Effects of Isoflurane and Alpha Chloralose upon Mouse Physiology.[J]. PLOS ONE, 2016, 11(5).
[3]王洋,陈克研,张贺,等.丙泊酚静脉麻醉与异氟醚吸入麻醉在巴马小型猪实验中的比较[J].中国比较医学杂志,2012,22( 7).
[4]汤宏斌.《实验动物学》(第三版)[M]. 湖北人民出版社,2016.
[5]李 丹,郭玉莹,邓 昊,高 珊,徐士欣. 实验动物麻醉剂使用的福利伦理问题研究进展[J].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2017, 27(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