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进行性核上性麻痹(PSP)的疗效观察
浏览次数:694 发布日期:2024-9-12
来源:本站 仅供参考,谢绝转载,否则责任自负
01 研究背景
有报道称,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可改善帕金森病(PD)患者的运动功能和抑郁症状。进行性核上性麻痹(PSP)是一种逐渐进行性疾病,发病年龄在40岁或40岁以上,出现垂直性核上凝视性麻痹,姿势不稳定伴有跌倒,对多巴胺能药物反应不良。据报道PSP的平均生存期为6.8年,我们没有任何有效的药物来防止神经变性的进展。在没有PSP型抑郁症研究的情况下,rTMS对PSP作为一种神经治疗装置的疗效从未被评估过。在这项预研究中,我们评估了rTMS用于PSP神经系统测评的疗效。
02 研究方法
2.1、被试
符合条件的参与者在国家神经障碍和中风研究所(NINDS)和PSP协会(SPSP)中符合可能的PSP诊断标准,并在基线测试前接受抗帕金森药物治疗超过30天。7例PSP患者(平均年龄71.8±3.5岁),包括6例理查森综合征(RS)和1例PSP-纯运动障碍伴随步态冻结(PSP- PAGF)。
2.2、实验流程
7例患者在辅助运动区(SMA)连续10天接受真实rTMS(5Hz,每天500次脉冲),共计5000次真实脉冲。在我们的预研究中,我们没有研究假控制刺激。采用进行性核上麻痹评定量表(PSPRS)评定刺激治疗前后的临床状态。PSPRS(评分范围从0到100)包括六类28个项目:日常活动、行为、球、眼运动、肢体运动和步态/中线。我们选择辅助运动区(SMA)作为刺激位点,因为有报道称刺激SMA可改善锥体旁束退行性疾病患者的运动功能,SMA位于中央沟前部和Brodmann6区的内侧区域。刺激强度以刺激器最大输出的百分比表示,设为右侧短拇外展肌静息运动阈值(MT)110%。
一次经颅磁刺激包括10次,持续时间为10秒,频率为5Hz,每个半球接受5次。这些刺激方法与我们之前对经颅磁刺激的帕金森病研究基本一致。
03 实验结果
平均病程6.1±2.6年,rTMS治疗使PSPRS较基线提高了7点(治疗前pre = 48,治疗后post = 41,p = 0.018)。在6个子项目中,日常活动区(pre = 11,post = 9,p = 0.06)、行为区(pre = 3.5,post = 2.7)、球区(pre = 4.0, post = 3.8)、眼运动区(pre = 10.0,post = 9.0),肢体运动面积(pre = 5.5,post = 4.7)和步态/中线面积(pre = 12.4,post = 12.1)。尽管总PSPRS显著改善,但每个子项得分在经颅磁刺激前和经颅磁刺激后没有显著改善,只有日常活动区有改善的趋势。在PSPRS中改进的价值与病程和年龄无关,经rTMS治疗的7例患者均未发生不良事件。
图1. 本文所报告的7例经颅磁刺激治疗前后进行性核上性麻痹的结果
04 结论
重复性经颅磁刺激可能是治疗PSP神经体征的一种方法。
05 参考文献
Nishida, N., Oguro, H., & Aritake, S. Efficacy of 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 (rTMS) for progressive supranuclear palsy (PSP). J Psychol Cognition. 2017; 2 (1): 32-34. J Psychol Cognition 2017 Volume 2 Issue 1, 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