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泌体(Exosomes)是一种能被机体内大多数细胞分泌的直径大约为30-150nm的微小膜泡,在体液中广泛存在,外泌体携带和传递重要的信号分子,参与细胞活动的重要调控。
图1 外泌体示意图(图片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参考用)
2013年美国科学家Rothman、Schekmam以及德国科学家Sudhof因发现细胞内部外泌体合成运输调控机制联合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与医学奖,他们的发现使外泌体的研究到达了全新的高度。截止2023年7月,全球共有118个国家科研工作者从事外泌体研究,相关文章发表趋势逐年攀升。
图2 外泌体研究现状
外泌体作为干细胞分泌的囊泡,携带有来自干细胞的某些蛋白质、脂质、DNA及RNA等生物活性物质,干细胞所分泌的外泌体具有抗炎、抗细胞凋亡、促进细胞再生等作用,作为无细胞治疗的新宠,外泌体有免疫原性低,更稳定,更好保存,易于质控的优势。
外泌体提取方法:差速离心法、密度梯度离心、超滤离心、磁珠免疫法、PEG-base沉淀法、色谱法以及试剂盒抽提法,这些试剂盒不需要特殊设备,随着产品技术的提升,提取效率和纯化效果逐渐提高,因而逐渐取代超速离心法并推广开来。
外泌体的常用鉴定方法有三种:透射电镜法、纳米颗粒跟踪分析法及分子标志物检测(至少3个阳性标志物、1个阴性标志物)。
图3 外泌体鉴定图(图片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参考用)
外泌体几乎可以与任何疾病相关联,成为疾病标志物、疾病机理、药物开发等研究的创新热点。目前clinicaltrials.gov中有关外泌体的临床试验研究共163项,主要涉及各种癌症、皮肤损伤、抗衰老、多囊卵巢综合征、干眼症等相关研究。
在外泌体研究中,如果使用胎牛血清培养细胞、通过收集上清液来提取外泌体进行后续实验,胎牛血清中的牛源外泌体会对实验分析造成极大的干扰。无外泌体血清应运而生。
切勿直接将血清从-20°C进入37°C解冻,这样因温度改变太大,容易造成蛋白质凝集而出现沉淀,置于2-8℃融化,然后再室温下使之全融,解冻过程中应轻轻的摇晃均匀。血清在解冻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少量絮状或片状析出物(镜检形状类似小黑点),主要是血清中脂蛋白的变形或是纤维蛋白析出,并不影响血清本身的质量,可使用0.45um过滤器过滤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