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中文版 | 手机版 企业登录 | 个人登录 | 邮件订阅
当前位置 > 首页 > 技术文章 > 举例分享对黑胶虫样本进行DNA测序鉴定其为细菌的依据

举例分享对黑胶虫样本进行DNA测序鉴定其为细菌的依据

浏览次数:839 发布日期:2023-5-23  来源:absin

黑胶虫污染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目前,科研界对黑胶虫的污染特征没有统一的判定标准,通常污染特征总结有:

1)活跃游动、旋转梭动或原地颤动
2)呈杆状、球状、卵圆状;

3)培养基不浑浊;

4)复苏或传代时往往会出现黑胶虫污染,并且与细胞呈现此消彼长的现象。
 

我们对多个黑胶虫样本进行测序鉴定,这里举两个典型鉴定结果给大家分享:


图1 Sphingomonas(鞘氨醇单胞菌)单个及菌落图
 

属名 样本2,15,21,27鉴定为Sphingomonas sp.(鞘氨醇单胞菌属)
能否游动 以单侧生极性鞭毛运动
类别 G-菌
形状 杆状;菌落为黄色
大小 0.3-0.8 * 1.0-2.7µm
特点 该菌属至今共有12个种,是一类丰富的新型微生物资源,可用于芳香化合物的生物降解,在环境保护及工业生产方面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
分布范围 河水、根际、地表及深层的地下的沉积物、海洋,甚至极地土壤中都有它们的踪迹


图2 Brevundimonas vesicularis(泡囊假单胞菌)单个及菌落图
 

属名 样本4,19鉴定为Brevundimonas vesicularis(泡囊假单胞菌)属于Brevundimonas sp.(短波单胞菌属)
类别 G-菌
形状 杆状;菌落为圆形,凸起,表面湿润光滑,边缘整齐
大小 0.4-0.5X 1-2μm
代表种 泡囊短波单胞菌是一种较罕见的非发酵性病原性假单胞菌,在人体可引起肺炎、败血症、皮肤炎症和坏死性蜂窝织炎等
分布范围 通常存在于土壤、河流等自然界中


这些黑胶虫样本被鉴定为细菌。另外我们也查阅了大批文献,十几年前就有人做了相关研究,很多都鉴定为细菌,例如以下这篇[1]:


图3 客户文献截图


这篇文章讲述的是,首先从黑胶虫污染细胞样本中分离得到黑胶虫,然后从黑胶虫中提取基因组DNA进行基因测序及分析,鉴定出的黑胶虫为无色杆菌属(Achromobacter)
 

细菌已经在地球上存在三十多万年了,具有不同的形状,根据形状主要分为三类,即:球菌、杆菌和螺旋菌(包括弧菌、螺菌、螺杆菌)(图4)。鞭毛是着生在细菌表面的丝状运动器官。由于鞭毛很细,只有用特殊的染色法,才能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到。直径12~25nm,长3~12μm,柔软、波形(图5)。


图4 细菌模式图和细菌形状分类

 


图5 细菌鞭毛分布图

单生(一根鞭毛着生于一端)

双生(两根鞭毛分别着生于两端)

单丛生(一丛鞭毛着生于一端)

双丛生(两丛鞭毛分别着生于两端)

周生(多根鞭毛遍布于菌体上)

 

鞭毛有三种运动方式:在液体中泳动,在固体表面上滑行,在液体中旋转梭动。所以难怪,我们看到的黑胶虫不是在液体中活跃游动,就是在液体中旋转梭动,这就和黑胶虫被鉴定为细菌的结果相吻合了。

来源:爱必信(上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021-38015121
E-mail:info@absin.cn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快速注册 忘记密码
评论只代表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请输入验证码: 8795
Copyright(C) 1998-2025 生物器材网 电话:021-64166852;13621656896 E-mail:info@bio-equi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