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中文版 | 手机版 企业登录 | 个人登录 | 邮件订阅
当前位置 > 首页 > 技术文章 > 巴恩斯迷宫的实验步骤与注意事项

巴恩斯迷宫的实验步骤与注意事项

浏览次数:3487 发布日期:2022-9-27  来源:本站 仅供参考,谢绝转载,否则责任自负
一、实验原理

Barnes迷宫是美国学者CarolABarnes1979年发明的用于检测动物空间记忆的模型,是常用于评估啮齿类动物空间学习的方法。与水迷宫和Y迷宫相似的是,巴恩斯迷宫利用啮齿类动物避光喜暗且爱探究的特性而建立的。动物获得记强化的过程是从一个光亮、敞开的平台上面逃往位于平台下面的一个黑暗、狭小的箱里,该箱称为目标箱。经过训练,动物学习并记忆目标箱的位置。而不同于电刺激的Y迷宫和水迷宫,巴恩斯迷宫排除了应激反应的干扰。 造模前老鼠做巴恩斯迷宫,可以反映老鼠对迷宫学习和记忆的获取能力,造模后的老鼠走巴恩斯迷宫,可以反映老鼠对目标洞位置的记忆保持能力。

                    

二、实验步骤

巴恩斯迷宫是由1个直径为1.2m、高1.4m的圆形平台构成。平台周边有18个直径为10cm的等距离圆形逃生孔,其中一个孔称为目标洞,下面与一暗箱相连,其它圆洞则为空洞,不与任何物体相连。

1.实验开始前1d,将大鼠从目标洞放于暗箱内适应10min。

2.实验开始时用明亮的光线照射在平台上,将大鼠放在平台中央的大玻璃烧杯内限制活动5s。

3.移开烧杯并启动计时器,记录120s内大鼠的头进入非目标洞的次数(错误进洞数)、四肢均进入目标洞的时间(潜伏期)及路程。

4.找到目标洞后让大鼠在暗箱内停留30s,利用这一间隙清洁迷宫。

5.如超过120s未进入目标洞的大鼠,将其放入目标洞内停留30s,其潜伏期记录为120s,路程为120s内行走的总 路程。

6.每天训练2次,并记录错误进洞数、进入目标洞的潜伏期和路程,取两次测试的平均值作为当天实验结果。

7.从第二次训练开始,每次训练之前将迷宫随机转动一至数个洞的位置,但目标箱始终固定在同一方位。这样做的目的是防止动物依靠气味、而非凭借记忆来确定目标洞的位置。

三、实验结果

软件采用上海欣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VisuTrack动物行为分析软件。实验记录以下参数:探究任何一个洞的潜伏期、到达目标箱的潜伏期和每只动物的错误次数(一次错误定义为动物把头伸向或探究任何一个非目标洞,包括专注于探究同一个非目标洞)。                       
        

四、注意事项

1.动物记忆力减弱,主要表现为动物成功获得一次逃避之前的错误次数比对照组增多,其次到达目标箱的潜伏期延长;探究任意洞的潜伏期可以延长,也可没有明显变化。记忆力增强则表现相反,即错误次数减少,到达目标箱的潜伏期缩短。

2.动物在迷宫遗留的气味对下一只动物的迷宫操作影响很大。因此,除在两次训练之间旋转迷宫外,还要用70%酒精清洁迷宫,以消除残留气味对下一只动物的导向作用。

3.巴恩斯迷宫平台类似一个大敞箱(open field),任何影响敞箱行为(自发活动)的因素(例如药物处理或基因改变)均可影响实验结果。

4.品系差异 小鼠的爱探究特性使其成为巴恩斯迷宫研究的理想动物,但不同品系的小鼠在该实验中的行为表现差别很大。例如,129S6小鼠在巴恩斯迷宫中很少有探究行为,因而很难找到目标洞。而C57BL/6J小鼠则有相当多的探究行为,适合于巴恩斯迷宫实验。这一点在基因改变小鼠的记忆研究中尤其要注意。

 

来源:上海欣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4008336811/18121054991
E-mail:zhang@softmaze.com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快速注册 忘记密码
评论只代表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请输入验证码: 8795
Copyright(C) 1998-2025 生物器材网 电话:021-64166852;13621656896 E-mail:info@bio-equi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