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中文版 | 手机版 企业登录 | 个人登录 | 邮件订阅
当前位置 > 首页 > 技术文章 > 利用高压微射流技术制备多西紫杉醇纳米乳

利用高压微射流技术制备多西紫杉醇纳米乳

浏览次数:1613 发布日期:2022-6-15  来源:willnano
目前针对多西他赛溶解度低,吐温80 毒性等问题,国内外专家一直致力于其新剂型的研究,其中包括胶束系统、脂肪乳剂、脂质体、固体脂质纳米粒、聚合物纳米粒等。与其他剂型相比,载药脂肪乳剂具有其独特的优势:通过乳化技术(emulsion technology)将不相溶的两种液相在乳化剂的存在下用外力做功乳化,将药物包裹在内相或界面层,包封率高,可提高药物的稳定性,降低了药物毒性,确保了药物的疗效;其在营养脂肪乳基础上发展而来,具有商业化生产的可行性;其能够经受高温终端灭菌,保证了制剂的安全性。

本文将简介通过高压微射流技术制备安全、有效、低毒的多西紫杉醇纳米乳剂。


实验仪器与试剂

JA50002 型精密电子天平:上海舜宇恒平公司;

KQ5200DE 型数控超声波清洗器:昆山市超声仪器有限公司;

NanoGenizer30K 微射流超高压均质机:苏州微流纳米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进口代理;

Nano ZS 型激光粒度仪:英国马尔文公司;

高剪切机:德国IKA 公司

多西他赛对照品;多西他赛原料;泊洛沙姆188;蛋黄卵磷脂Lipoid E-80;大豆油;中链脂肪酸甘油三酯MCT;油酸;氢氧化钠;甲醇;乙腈


实验方法

1.目标载药量确定
根据市售多西他赛注射液说明书,规格:0.5 mL:20 mg;1 mL:40 mg;稀释液稀释后终浓度不超过0.9 mg/mL。本研究目标多西他赛脂肪乳规格为100 mL:100 mg。以100 mL 输液袋装,临床不经稀释直接静脉输注。称取主药、磷脂适量溶于油相中,在适宜温度搅拌至完全溶解备用;另称取泊洛沙姆188 适量溶于水相中,在相同温度下搅拌至完全溶解备用;在适宜温度、高剪切力下将油相加入水相,并持续相应时间,调节pH;将初乳液通过高压微射流均质,制备1 mg/mL 多西他赛脂肪乳,离心后观察无结晶沉淀,后续以多西他赛1 mg/mL作为目标载药量进行处方工艺筛选。


2.油相制备:
制备药用乳剂的油相种类较多,但对于注射用乳剂,处于安全性考虑,其油相选择受到了严格的限制。纯化大豆油,属于长链甘油三酯类(LCT),由于其几乎无恶臭,并几乎无临床副作用,已应用于很多商业化乳剂产品。研究发现油类的结构会影响乳剂微粒注射后的体内行为。而包含长链油和中链甘油三酯的混合油不仅是很好的营养能量,并且能迅速从循环系统中清除。这些混合油类已用于商业制剂,例如Braun 产品Lipofundin MCT/LCT®。本文根据处方前研究中多西他赛在soybean oil、MCT 中的溶解度,选择soybean oil/MCT 1:4 为油相,筛选不同soybean oil/MCT 混合油用量对乳剂的影响。


3.初乳制备:
按基本处方将多西他赛、大豆磷脂溶于不同量混合油相中6 %、10 %、14 %(w/v),恒温磁力搅拌器加热搅拌溶解,将泊洛沙姆188 溶于水相中,两者加热到相同温度60℃,在高剪切作用下将油相加入水相中,高剪切10 min 制备初乳。


4.微射流高压均质制备终乳实验方案探索:
本文采用苏州微流纳米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进口代理的美国Genizer微射流高压均质机,通过Y型微射流金刚石交互容腔核心部件可以实现高效率均质及线性放大,微射流通过电动增压系统提供恒定的压力,确保每单位液滴得到相同的能量,其相对于传统阀式均质机结构,能够确保乳滴粒径分布更加均一。均质压力及均质次数两个参数是影响乳滴粒径分布的主要原因。本实验初步考察均质压力分别为10000 psi、12000 psi、15000 psi。按照优化后处方制备多西他赛乳剂,在15000 psi 条件下,考察均质次数分别为1、2、3、4、5 次对粒径及粒径分布的影响。观察外观,并进行粒径、粒径分布测定。

微射流高压均质工艺示意图.png

图1.微射流高压均质工艺示意图

Nanoenizer30K微射流超高压均质机

图2.Nanoenizer30K微射流超高压均质机

实验结果:

初次测试处理F20Y 型号

不同均质压力测试结果.png

表1.不同均质压力测试结果


由以上结果可知,乳剂平均粒径大小随着均质压力的增大呈现减小趋势,但10000psi压力时Z-average就达到130 nm 以下。换用不同型号腔体不同工艺压力和次数处理后,获得110nm PDI 0.1 D90180nm的结果。

来源:苏州微流纳米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18550201458
E-mail:willnano@163.com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快速注册 忘记密码
评论只代表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请输入验证码: 8795
Copyright(C) 1998-2025 生物器材网 电话:021-64166852;13621656896 E-mail:info@bio-equi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