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中文版 | 手机版 企业登录 | 个人登录 | 邮件订阅
当前位置 > 首页 > 技术文章 > 孔洞实验/孔板实验/洞板实验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介绍

孔洞实验/孔板实验/洞板实验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介绍

浏览次数:4912 发布日期:2016-3-30  来源:本站 仅供参考,谢绝转载,否则责任自负

孔洞实验/孔板实验/洞板实验(the holeboard test

.基本原理

孔板实验是Boissiex和Simon1962年首次建立的,此后被广泛用于药效研究。该实验是利用新奇(curiosity)和恐惧(fear)两个因素来控制动物在新环境下的行为,用逃避(escapes) 来反映这两个因素的作用结果。动物反复钻头(head一dipping)反映其新奇感和对逃避的渴望。一般认为,药物在不影响动物运动活性的剂量下,增加钻头次数和时间,表现为抗焦虑作用,减少钻头次数和时间则为致焦虑作用。

.操作步骤

大鼠和小鼠的实验装置有所不同。大鼠装置为一个66cm x 56cm x 47cm的木箱,底板有4个直径为3 . 8cm、深1 cm的等大圆孔,其中两孔离最近壁14cm,另两孔17cm,孔板水平抬高12em;小鼠木箱为44cm x 40cm x 27cm ,  4个孔的孔径均为3cm,厚1. 8cm,每孔中心离最近壁的距离为l0cm。 80年代之后,孔板箱壁及每一孔周边都装有红外光电管,并与微机相联,这样可同时自动记录动物的钻头次数和钻头时间、运动活性及站立数等多项指标,既提高了工作效率,又增加了实验的可靠性。实验用雄性成年的大鼠或小鼠。将动物置于孔板中央,背朝观察者。动物两眼消失在洞中为一次钻头(a head一dip),记录5-10min的钻头次数及钻头持续时间。

.注意事项与评价

(1)对孔板箱的形状和大小没有统一的标准,但常采用方型,其边长在大鼠一般60cm,小鼠为40c m左右。

 (2)孔的数量早期多为16孔,现在通常采用4孔板。

 (3)动物在上午的钻头数往往比下午多。因此,应尽量在每天固定的时间内做实验。

 (4)本实验对致焦虑药(如BDZ受体反相激动剂)引起探究性钻头的特异性降低结果较为一致,而某些缺乏抗焦虑作用的药物(如BDZ受体拮抗剂氟马西尼)反可使探究性钻头增加。故在筛选未知药物时应结合其它焦虑模型进行评价。

 

 

 

来源:上海欣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4008336811/18121054991
E-mail:zhang@softmaze.com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快速注册 忘记密码
评论只代表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请输入验证码: 8795
Copyright(C) 1998-2025 生物器材网 电话:021-64166852;13621656896 E-mail:info@bio-equi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