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中文版 | 手机版 企业登录 | 个人登录 | 邮件订阅
当前位置 > 首页 > 行业资讯 > 展会 > "宁"聚创新,"融"耀未来-康宁熔融博物馆亮相DIC 2024

"宁"聚创新,"融"耀未来-康宁熔融博物馆亮相DIC 2024

浏览次数:196 发布日期:2024-7-4  来源:康宁生命科学
中国上海 7月3日,康宁公司(纽约证券交易所代码:GLW)亮相2024国际(上海)显示技术及应用创新展(DIC 2024),并将“康宁熔融博物馆”带到现场,首次以新颖的艺术展陈为与会观众打造沉浸式的创新展示空间,邀观众一同探寻康宁专利熔融下拉制程的前世、今生与未来。
 
康宁熔融博物馆亮相2024国际(上海)显示技术及应用创新展
 
此次康宁采用博物馆形式呈现的熔融下拉制程,其故事要追溯到上世纪50年代。彼时康宁的先驱者们凭借敏锐的洞察力,捕捉到了平板玻璃市场的市场机遇。研发团队历经六年的不懈探索,终于在1964年成功利用重力创造出这一传奇般的精密平板玻璃制造工艺。玻璃在空中成型,展示出了前所未有的纤薄、纯净与平整,并且玻璃在生产过程中不接触空气以外的物质,无需额外抛光。经济、高效的生产制程为平板玻璃制造带来革命性的改变。
 
时光荏苒,伟大的发明却总能在历史的长河中发出绵延不绝的回响。60年来,熔融下拉制程历久弥新,始终为显示产业带来积极的影响。康宁熔融博物馆以多媒体、多样化的展陈形式,串联了从初代到最新一代玻璃基板的演变。静态的玻璃在这里仿佛有了生命一般的鲜活:呈现熔融下拉玻璃制程最初奇思妙想的专利图纸、玻璃的原材料石英砂、先进制造必不可少的现代设备、高温作业的保护装备,熔融下拉制程的台前幕后都被康宁搬到了展会现场让观众大开眼界。 熔融下拉制程所生产的玻璃究竟可以有多薄?多大?多平整?康宁熔融博物馆也以生动的展品一一为观众解答。
 
“宁”聚创新,“融”耀未来。时至今日,康宁仍在不断精进,其玻璃产品在各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为显示产业创新持续助力。值得一提的是,康宁在保持精湛的玻璃生产技艺的同时,也从不松懈对可持续发展的努力。除了展现生产中对节能减排孜孜不倦的追求,本次康宁展台大部分装饰材料也都将被回收利用。
 
中国光学光电子行业协会液晶分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梁新清表示:“康宁今年以熔融博物馆惊艳亮相,将材料科学与艺术美学生动结合,让人印象深刻。显示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来自全球同行和产业链上下游同仁的齐心协力。我们很高兴能与康宁一直保持深度的合作,期待康宁在持续创新、收获佳绩的同时,继续深化与本土产业伙伴的合作,携手产业伙伴共同推动技术进步、应用创新,赋能中国显示产业蓬勃发展。”
 
康宁显示科技中国总裁兼总经理曾崇凯先生
 
康宁显示科技中国总裁兼总经理曾崇凯先生表示:“熔融下拉制程历经研发、问世和精进,持续享誉业界,其背后是康宁科学家和工程师们多年的孜孜探索和不倦创新。而创新同时也是一个漫长且伴随着风险的旅程,我们期待携手产业伙伴,以创新为产业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并共同保护知识产权的创新果实,让我们不断改善人类生活的坚持持续闪耀、点亮未来。”
 
作为全球材料科学的领导创新者之一,康宁深谙材料科学,历经170余载一直致力于发明改善人类生活的科技。熔融下拉制程发明60周年作为康宁创新道路上的重要里程碑,向世界传递了公司持续创新、推动技术进步的坚定决心。同时,公司也通过创新将可持续充分融入自身血脉,打造可持续的运营模式和产品。未来康宁将同合作伙伴一道,通过创新技术支持市场和行业取得更大的进步。
  
 
关于康宁公司
康宁公司 (www.corning.com)是全球材料科学的领导创新者,过去的170多年来一直致力于改变生活的突破创新。康宁凭借在玻璃科技、陶瓷科技和光学物理领域的专业知识,以及资深的生产和制程能力不断开发出开创新行业并且改善人们生活的产品。康宁通过对研发持续不断的投入、对材料和制程创新的独特结合,以及与全球行业领先客户的紧密互信合作,从而获得了成功。康宁拥有多元化的业务范围和良好的协作能力,以此满足不断发展的市场需求,帮助客户在动态市场中捕获更多机会。今天,康宁的业务涉及光通信、移动消费电子、显示科技、汽车应用、太阳能和半导体以及生命科学等领域。
 
关于康宁中国
康宁积极参与中国的发展已逾40年,以其专业人才及本土知识开发并应用突破性的技术从而改善了人们的生活。今天,康宁在中国的投资与该地区新兴市场的趋势紧密结合,在中国大陆的总投资额已逾90亿美金,员工总人数超过6,000人。请访问www.corning.com.cn、@康宁中国官方微博或“康宁Corning”官方微信公众号 ,了解更多关于康宁中国的信息。
相关公司:康宁(上海)管理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
联系电话:400-600-0207
E-mail:Cheny22@corning.com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快速注册 忘记密码
评论只代表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请输入验证码: 8795
Copyright(C) 1998-2025 生物器材网 电话:021-64166852;13621656896 E-mail:info@bio-equi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