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微生物研究院 | 注册参会报名 |
PIMF · 第一天日程 | ||||
5月10日 | 演讲报告 | 演讲嘉宾 | ||
09:00-09:10 | 大会致辞 | 李云龙 原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院长 原中国药品检验总所所长 |
||
09:10-09:20 | 大会致辞 | 浙江院 | ||
09:20-10:00 | 药品生产过程生物负载监控路径的探索 药品微生物管控理念已从终产品放行检验转向全生命周期管理,药品生产过程微生物污染将直接影响药品质量。本次演讲从影响生产过程生物负载的各要素展开,介绍生产工艺、厂房设施、公用系统、原辅料、药品包装材料、环境、人员和设备等要素的关键风险点识别,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建立合适的监测策略和控制措施,并确保其有效实施和持续改进的微生物管控新理念。 |
王知坚 浙江省药学会微生物与质量控制专业委员会 主任委员 |
||
10:00-10:50 | 我国实施ICH微生物检验相关指导原则的关键问题与对策 | 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专家 | ||
10:50-11:20 | 茶歇/ Break | |||
11:20-12:10 | 中国药典药品微生物检验中相关问题解析与探讨 药品微生物控制是药品质量控制中重要的安全性指标。本次演讲针对在执行四部通则1101、1105、1106、1107、1108和1121等检查法,以及相关指导原则中常见问题和疑问,进行解析和探讨。 |
曹晓云 天津市药品检验研究院抗生素室原主任 |
||
12:10-13:20 | 午餐/ Lunch | |||
13:30-14:20 | 微生物检测技术与进展 微生物检测技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正从传统的培养方法向分子水平方法改进,并向仪器化,标准化,自动化方向发展,这是微生物检验技术发展的趋势所在。熟悉了解新检测技术,按照实际需求改进检测方法细节,进一步提高检测准确率,同时推动新技术的标准化,加快新技术与设备在实际检测中的应用,是微生物检验行业的未来发展的必经之路。 |
张蕾 江苏省食品药品监督检验研究院 药品微生物室主任 |
||
14:20-15:10 | 制药用水微生物监测关注要点与监测数据预警研究进展 制药用水系统微生物风险控制,是药品全生命周期质量管理的重要一环。演讲将围绕制药用水微生物的取样和检验环节,对可能影响监测结果的关键点进行解析,并基于监测结果的风险分析,研讨以数字化手段实现制药用水系统微生物指标的风险预警。 |
李珏 浙江省药学会微生物与质量控制专业委员会 副主任委员 |
||
15:10-15:40 | 茶歇/ Break | |||
15:40-16:10 | 药品微生物能力验证概况及实验室质量建设 能力验证是评价实验室检测结果正确与否的一把标尺,也是保证实验室检验质量的重要工具。本次演讲着重介绍药品微生物能力验证项目的设计思路和关键考察点,识别和分析实验室在样品检验操作、结果报告和现场核查中发现的典型问题。结合WHO药品预认证实验室的要求探讨微生物实验室的质量管理。 |
范一灵 上海市食品药品检验研究院 生化药品生物制品/微生物所主任 |
||
16:10-17:00 | 气流流型测试在无菌保障中的应用 气流流型测试是无菌操作厂房、设施、设备,以及无菌动作规范的验证的必要手段。但国内制药厂家,对气流流型测试的认知和实施,存在很多盲区。本讲演根据空气动力的理论和气流流型测试的实例,讲述气流流型测试的操作重点。 |
王晓明 瓦格纳生物科技咨询有限公司 首席顾问、微生物控制与无菌保障专家 |
||
PIMF · 第二天日程 | ||||
5月11日 | 演讲报告 | 演讲嘉宾 | ||
09:00-09:50 | 生物制品微生物控制和检查的考虑要点 生物制品凭借其药理活性高、特异性强、治疗效果好等特性,在全球医药市场大方异彩。全球销量名列前茅的单抗、治疗性蛋白、疫苗产品均具有“长周期、高投入、高风险、高收益”的特点。本报告分析生物制品生产过程中主要的风险因素,介绍无菌生产要求及微生物控制和检查考虑要点。 |
金于兰 上海市医药质量协会会长 上海市药品监督管理局专家 原中国生物所属生物制品研究所总经理 |
||
09:50-10:40 | 全基因组测序技术在药品微生物鉴定溯源领域的应用及案例分析 药品“全生命周期”质量控制的理念要求企业对药物原料、辅料、中间产品、终产品、制药用水、环境等中检测到的微生物进行鉴定和溯源分析。全基因组核酸测序可以获取最丰富、最全面的菌株遗传信息,在药品领域微生物近缘种属的精准鉴定、溯源调查分析和风险评估中展现出巨大优势。本次报告对全基因组测序技术在药品微生物控制领域的应用给予指导,为药用原料、辅料、制药用水、中间产品、终产品、包装材料、环境、设备和人员等药品全生命周期质量控制中微生物的精准鉴定、溯源分析和风险识别等提供支持。 |
宋明辉 上海市食品药品检验研究院青年首席研究员 |
||
10:40-11:10 | 茶歇/ Break | |||
11:10-12:00 | 欧盟GMP 附录一修订简介和实例分享 将介绍欧盟附录一更新的背景;作为更新的一部分,主要的新要求是什么;行业应准备什么等。 在此更新文件中,"污染控制策略"作为新概念被提出,控制策略是无菌设施工艺必须的文件。更重要的是,为了增加对无菌产品可能污染的检测或防止任何污染,"污染控制策略"也推动了RABS或隔离器技术,以及其他新技术在业界的使用。最后从企业实践出发进行实例分享,比如风险管理,CCS等。 |
许建辰 诺和诺德全球监管政策和合规部门总监 |
||
12:00-13:20 | 午餐/ Lunch | |||
13:30-14:10 | 微生物计数误差概率及微生物污染控制风险研讨 受微生物不均匀分布、微生物生长特性及计数操作的影响,微生物平板计数法存在较大误差。基于CGMP的现代制药工业中,样品和环境中生物负荷本身较低,平板上生长的菌落数一般较少,甚至无菌落生长,导致微生物计数结果不能准确反映样本的真实微生物污染水平,对微生物污染控制策略的制定带来不利影响。本次演讲主要分析对不同生物负荷样本进行微生物计数时的误差概率,并研讨结果误差对控制策略造成的风险等级。 |
马炳存博士 四川省药品检验研究院 微生物检验所负责人 |
||
14:10-15:00 | 新形势下的微生物实验室运营 由于传统的微生物检定方法在面对抗体和细胞治疗类产品等的上市放行、欧盟无菌附录污染控制策略对于微生物检出能力提出要求时,在培养时间、灵敏度、检出能力上显现出受到制约,而新型、快速的微生物检测技术正在从无菌检查、微生物负荷、培养基模拟灌装等运用领域体现出其优势。本次演讲着重介绍面对微生物实验室目前运行中所受到的压力,快速微生物检定方法使用的迫切性、相关的法规解读、技术方案评价及其进展。 |
马雷钧 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 检定室主任 |
||
15:00-15:20 | 茶歇/ Break | |||
15:20-16:10 | 微生物分析方法转移、确认及案例分享 随着中国药典2025版将于明年发布并实施,需要对药典进行差异分析。由于新章节增加了微生物检测方法的要求,企业势必需要进行方法转移或方法确认。本次演讲着重介绍如何依据药典的要求进行非无菌产品微生物限度检查和无菌产品无菌检查的方法转移及确认。举例说明如何进行方法转移和方法确认及当产品注册标准中的检测方法与药典方法不一致时的解决办法,以满足中国药典和GMP的要求。 |
杜红梅 诺和诺德(中国)制药有限公司 QC区域微生物专家 |
||
16:10-16:50 | 话题待定 | 郑小玲 浙江省药学会微生物与质量控制专业委员会委员 |
||
16:50-17:30 | 微生物鉴定策略的制定、数据库验证及其在生物药污染控制中的应用 有效的微生物鉴定策略对于制药行业洁净环境微生物污染的控制与预防、生产过程中的微生物污染事件调查分析与溯源、以及生产过程中检出微生物时的安全性评估等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议题将结合法规要求和行业实践,探讨制药行业中微生物鉴定的策略制定、鉴定方法中数据库的验证与更新,并基于案例进一步分析厂房微生物群落在微生物污染控制和过程产品安全性评估中的应用。 |
史国印 药明生物质量控制部助理主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