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能自动存储技术亮相2020世界低温科技与生命大会
浏览次数:2091 发布日期:2020-7-24
来源:本站 本站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
2020年7月21日(美国当地时间),受世界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第57届世界低温科技与生命资源大会(CRYO2020)以线上方式揭开序幕。来自全球各地的低温生物多学科领域的专家、学者、企业代表第一次汇聚网络,共同分享世界前沿性的低温保存技术与应用、移植用人体器官保存等科学发现和成果。

据悉,1964年成立于马里兰州的国际低温生物学会,是世界上第一个非盈利性低温生物学会,由该学会每年主办CRYO大会是世界上运营时间最长、最重要的低温生物学国际盛会。此次盛会在全球新冠肺炎疫情仍旧严峻的形势下如期举行,对每位有志于提升“生物安全”的有识之士而言,很是鼓舞人心。
经过CRYO大会层层筛选,原能细胞科技集团提交的主题为“Optimization of UC-MSCs cold-chain storage by minimizingtemperature fluctuation using an automatic cryopreservation system”和“Effect of Warming Process on theSurvival of Cryopreserved Human 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的两个报告,入选大会发言。

报告显示,相比于传统手动细胞存储方式,由原能细胞自主研发的全自动深低温生物样本储存系统和细胞复苏仪,在提高冻存细胞的存活率、回收率、细胞增殖以及分化潜能等方面,具备显著作用和巨大应用价值,其从根本上解决了生物样本在冻存、提取操作等过程中,因为温度反复波动导致样本质量不可逆转的下降、受损甚至资源报废的行业痛点。这些经充分验证的珍贵对比数据,获得了与会专家与学者的广泛关注和高度认可。
此次发言报告,由两位年轻博士生——刘威和黄智勇分别发布。他们是原能细胞与上海理工大学博士生导师、教育部优秀新世纪人才、上海市东方学者特聘教授刘宝林开展院企合作,联合培养的博士研究生。该院企合作的方向是冷冻生物学领域,致力于探究细胞、组织和器官的低温保存技术。其报告内容,即是他们利用原能细胞的细胞库资源和冷冻生物学技术平台,在CAR-T和间充质干细胞的冻存液优化和置核冻存上,开展深入研究的成果结晶。
这些技术成果,为原能细胞自主研发自动化细胞存储设备、开展细胞治疗技术的临床应用,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厚积薄发下,2019年5月,原能细胞正式发布全自动深低温生物样本存储系统;2020年1月,其位于张江总部的无人值守全自动5G细胞库正式启用,具备样本全程深低温冷链保护、无人值守智能化操作、全程信息自动化采集和追溯等行业领先性优势;2020年3月,原能细胞接到钟南山、李兰娟院士团队的邀请,为其提供可靠的生物安全整体解决方案,助力防疫抗疫工作;2020年5月,基于“工业互联网+5G融合技术”的原能生物样本深低温存储装备服务平台正式上线,切实满足“生物安全”的国家战略定位和全球细胞治疗技术飞速发展下的应用需求……

此次CRYO2020大会的召开,将为原能细胞自动化存储技术与装备,在国际低温冷冻专业平台上的价值展现提供新契机,为细胞生命资源的存储提供新思路。现阶段,全世界新冠肺炎疫情仍旧严峻,提升“生物安全”迫在眉睫,标准化、智能化、产业化将生物样本库发展的新标准方向,更将为包括细胞治疗在内的医疗技术发展和运用铸就新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