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2月10-14日,美国植物表型界的第一次大规模学术会议——Phenome 2017——在亚利桑那州美丽的小城图森召开。作为中国植物表型研究领域的推动者,慧诺瑞德(北京)科技有限公司韩志国博士作为中国大陆唯一的代表全程参加了本次会议。
作为国际植物表型领域常年的观察者和参与者,我们发现本次会议的价值非常重大。它代表了美国这个经济和科研巨头对植物表型研究的战略级重视,这从三周前召开的第25届动植物基因组会议上已经能够明显看出来,Phenome 2017的召开只是将美国政府和研究单位的变化实质性的体现出来而已。
本次会议由美国国家植物科学委员会(The National Plant Science Council )委托北美植物表型网络(North American Plant Phenotyping Network, NAPPN)组织,是根据美国2015-2025的“The Decadal Vision”延伸出来的一次专业学术会议。
左图:NAPPN成立大会;右图:Phenome 2017主会场
本次会议除了吸引到大量美国本土的研究人员和产业界人员外,还吸引了欧洲和澳洲核心表型单位著名表型专家参加,基本上欧洲、北美和澳洲核心表型单位都有代表参会并做报告。遗憾的是亚洲表型学界的参会人员非常少,会议上遇到的亚洲面孔多是在美国工作学习的人员。
在会议正式开始之前,组织了NAPPN的正式成立大会,并热烈的讨论了NAPPN的任务和未来工作等内容。在NAPPN的成立大会之前,还针对US-DOE的表型项目,专门举办了数据处理的workshop。
而会议的日程安排也非常有意思。每天上午8点半开始正式的大会报告,共安排6个,每个半小时,然后是所谓的“light talk”,就是从会议墙报中遴选出来的给予年轻人的5分钟报告,而且是在大会会场,这充分体现了会议组织者对于年轻人的重视。
四个上午的大会报告会场,其主题分别是“Phenomic Insights into Quantitative Traits”、“Environmental/Stress Biology”、“Plasticity in Plant Traits”和”Metabolomics and Large-scale Biochemical Phenotyping”,可以看出全部是聚焦于生物学问题。表型是一种技术,其最终目的是为了解决生物学问题,从这个角度讲,会务组用心良苦。
每天下午是三个平行的分会场,如周六下午是三个讲技术的分会场:”Emerging Technologies in Quantitative Field Data”、”Emerging Technologies in Robotics and Remote Sensing”和”Emerging Technologies in Imaging”。周日下午是三个讲数据分析的分会场:”Climate Metadata Analysis and Challenges”、”Genetic Metadata Analysis and Challenges”和”Imaging Metadata Analysis and Challenges”。周一下午是三个数据建模和机器学习的分会场:”Climate and Crop Models to Predict Plant Productivity Based on Environment”、“Integrating Multiscale Data into Models of Plant Growth and Development”和“Statistical Analysis of Multivariate Data inc Maching/Deep learning”。
此外,会务组在周六晚上晚餐后安排了“Town Hall”会议,鼓励有商业潜力的技术拥有者上台做五分钟报告然后和大家交流;NSF和USDA的官员全程参与,非常认真的聆听报告做笔记,并组织小型讨论会,为制定科研规划和科研项目听取意见。
左图:与德国和澳大利亚表型界朋友在一起;右图:植物表型领域的华人力量
作为中国植物表型界的代表能够参加Phenome 2017,受到了NAPPN和美国植物学界的热烈欢迎。对于2018年将要举办的第二届亚太植物表型国际会议,有很多的美国学者表示出了参加的意向。
在大会开始前和结束后,韩志国博士还参观了亚利桑那大学Maricopa农业研究中心和大名鼎鼎的生物圈2号实验设施。
相信,随着植物表型界交流的日益密切,这个跨学科、跨专业、投入大的领域将会取得飞速的进展。
慧诺瑞德,也将和广大植物表型领域的研究人员一道,共同努力,争取为我国的农业科研和生产尽一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