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合作用学术研讨会2006第二轮通知
为了加强我国光合作用科研人员的交流与合作,促进我国光合作用研究进一步发展,中国植物学会拟于2006年4月20至22日在扬州举行 “光合作用学术研讨会2006 "(详细安排请见会议日程)。研讨会由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光合作用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光合作用研究实验室,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扬州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等单位联合承办。
研讨会将邀请国内和国际上从事光合作用的专家,同时也邀请从事植物生物学研究的知名专家参加会议。会议主要以大会报告形式进行学术研讨和交流。
研讨会将与Journal of Integrative Plant Biology合作出版光合作用研究特刊或专题。热诚欢迎国内从事光合作用研究的专家和研究生、博士后参加研讨会并积极投稿。Journal of Integrative Plant Biology编辑部将通过专家评审,遴选15篇优秀原始研究论文出版。投稿须知请见下述征稿通知。
会议结束后,泽泉科技有限公司将举行调制叶绿素荧光(PAM)培训讲座,有意者请与泽泉科技有限公司高晖同志联系。
一、 会议组织
会议组委会
主席:
匡廷云院士(中科院植物研究所)
沈允钢院士(中科院上海生科院植物生理生态所)
成员:
徐春和研究员(中科院生科院植物生理生态所)
赵进东教 授(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
米华玲研究员(中科院生科院植物生理生态所)
卢从明研究员(中科院植物研究所)
张立新研究员(中科院植物研究所)
粱建生教 授(扬州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二、 日程安排
时间:2006年4月20-22。
地点:在扬州大学虹桥专家楼。
报告:大会报告时间为20分钟,讨论5分钟。请大会报告者提前准备好报告所需的PowerPoint,将您的PowerPoint文件拷贝到计算机上,会场将提供多媒体和计算机。
三、费用
报到时交付会议注册费600元人民币(学生400元人民币)。会议期间的交通、食宿费用自理。
四、 联系人
联系人:张立新 研究员
电话:010-62836256
Email: zhanglixin@ibcas.ac.cn
通信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香山南辛村20号 100093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光合作用研究中心
光合作用学术研讨会组委会
2005年3月21日
光合作用学术研讨会2006
会 议 日 程
2006年4月20日 |
扬州大学(瘦西湖校区,原扬州师范学院内-柳湖路上)虹桥专家楼 |
全天 |
会议报到 |
2006年4月21日 |
虹桥专家楼 |
7:00—8:00 |
早餐 |
|
开幕式 |
|
主持人: 卢从明 研究员 (中科院植物研究所) |
8:00—8:30 |
院士、相关领导致辞 |
|
合影 |
|
主持人: 赵进东 教授 (北京大学) |
|
Prof. Eva-Mari Aro (University of Turku, 国际光合作用学会主席) |
|
报告题目待定 |
|
Prof. Teruo Ogawa (Nagoya University,中国科学院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 |
|
Carbon sequestration proteins in cyanobacteria |
|
匡廷云 院士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
|
光合作用研究进展 |
8:30—12:00 |
会场休息 |
|
主持人:卢从明 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
|
沈允钢 院士 (中国科学院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 |
|
报告题目待定 |
|
李振声 院士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 |
|
报告题目待定 |
|
韩志国 博士(泽泉科技有限公司) |
|
调制叶绿素荧光成像技术及其在光合作用研究中的应用 |
12:00—13:30 |
午餐 |
|
主持人:许大全 研究员(中国科学院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 |
|
赵进东 教授 (北京大学) |
|
报告题目待定 |
|
杨春虹 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
|
植物光系统II主要捕光色素蛋白复合体的结构与功能研究 |
|
杜林方 教授 (四川大学) |
|
光系统II蛋白磷酸化研究 |
|
翁羽翔 研究员(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
|
光合膜蛋白动态结构研究 |
|
赵井泉 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
13:30―18:00 |
蓝藻藻胆体、光系统II和光系统I动态匹配 |
|
会议休息 |
|
主持人: 杜林方 教授 (四川大学) |
|
许大全 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上海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 |
|
植物光合作用中光捕获的快速调节 |
|
公衍道 教授 (清华大学) |
|
质体醌库氧化还原状态对蓝藻藻胆体扩散调控作用的初步研究 |
|
许亦农 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
|
类囊体膜单半乳糖甘油二酯的功能 |
|
Richard L. Garcia (LI-COR Biosciences Inc.) |
|
Advances in Photosynthesis: Instrumentation and Analysis |
18:00—19:30 |
晚餐 |
2006年4月22日 |
虹桥专家楼 |
7:00—8:00 |
早餐 |
|
主持人:孟庆伟 教授 (山东农业大学) |
|
张立新 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
|
LOW PSII ACCUMULATION1 is involved in efficient assembly of photosystem II in Arabidopsis thaliana |
8:00—12:00 |
喻景权 教授 (浙江大学) |
|
植物光合机构对低温弱光的响应与调控 |
|
彭长连 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 |
|
植物抵御光破坏机制的多样性与互作-黄体素(lutein)和花色素苷的功能、作用机理及其与叶黄素循环的关系 |
|
陈星 博士(CID公司) |
|
报告题目待定 |
|
会场休息 |
|
主持人:张立新 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
|
孟庆伟 教授(山东农业大学) |
|
温度逆境下甜椒小分子量热激蛋白对光系统的保护作用 |
|
沈世华 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
|
水稻黄化幼苗转绿过程蛋白组学研究 |
|
黄芳 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
|
光合作用蛋白组学 |
|
黄继荣 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 |
|
G-蛋白信号通路与叶绿体的发育 |
12:00—13:30 |
中餐 |
|
主持人:梁建生 教授(扬州大学) |
|
卢从明 研究员(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
|
Genetic engineering of the biosynthesis of glycinebetaine enhances photosynthesis against high temperature stress in transgenic tobacco plants |
|
蒋德安 教授(浙江大学) |
|
Rubisco活化酶与水稻光合作用 |
|
陈雄文 副教授 (湖北师范大学) |
|
Evidence for K+-dependent HCO3- utilization in the marine diatom Phaeodactylum tricornutum |
|
周敏 博士 (Aozuo Ecology Instrumentation Ltd.) |
|
新型植物生理生态监测方法在植物光合研究中的应用 |
13:30—17:30 |
会场休息 |
|
主持人:米华玲 研究员(中国科学院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 |
|
梁建生 教授(扬州大学) |
|
Contribution of leaf-sheath non-structural carbohydrate to grain yield and its regulation |
|
韩博平 教授 (暨南大学水生生物研究所) |
|
面向浮游植物初级生产计算的光合作用模型 |
|
蒋高明 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
|
未来中国农业:继续在产量上做文章还是在光合产物综合利用上突破? |
|
闭幕 |
17:30—19:00 |
晚餐 |
调制叶绿素荧光(PAM)培训讲座
主题:
1. 调制叶绿素荧光仪(PAM)原理及其应用
2. 便携式调制荧光仪PAM-2100操作指南
3. 调制叶绿素荧光成像系统IMAGING-PAM操作指南
4. 同步测量光系统I和光系统II活性的Dual-PAM-100介绍
5. 连续监测调制荧光仪MONITORING-PAM简介
6. 便携式光合-荧光测量系统GFS-3000操作指南
7. 同步测量气体交换和叶绿素荧光的3种模式介绍
8. 问题解答
主办单位:德国WALZ公司中国技术服务中心,泽泉科技有限公司
地点:暂定光合研讨会会场(具体见会场通知)
时间:暂定2006年4月22日(具体见会场通知)
联系人: 高晖
Email:meeting@zealquest.com
电话:13636673927,021–51556111
创立于1970年代的德国WALZ公司是一家生产与光合作用有关的植物生理生态仪器的著名公司。公司早期主要生产气体交换产品(光合仪),在光合作用研究领域占有重要地位。1983年,WALZ公司首席科学家、德国乌兹堡大学的Ulrich Schreiber教授设计发明了全世界第一台调制式(PAM)荧光仪PAM-101/102/103,并迅速得到全球植物生理、生态领域科研人员的青睐,短时间内利用PAM发表的文章数量激增,并且一直持续至今。
WALZ公司一直致力于植物生理、生态仪器的研究,为适合不同的植物材料和研究领域,在PAM-101/102/103之后,又陆续生产了PAM-2000/PAM-2100、MINI-PAM、IMAGING-PAM、MONITORING-PAM等十几种调制荧光仪其应用领域包括植物生理、生态学、植物病理学、林学、农学、园艺学、作物学、环境科学、水生生物学、生态毒理学等领域。
2001年,WALZ公司推出新型调制叶绿素荧光成像系统IMAGING-PAM,将调制荧光的检测面积从传统的一个点扩大到一个面,可检测到叶面上每个像素的荧光参数,极大推动了调制荧光的技术革命。
2004年,WALZ推出了新一代气体交换-荧光测量系统GFS-3000,不仅可在人工光下同步测量气体交换和荧光,还可在自然光下(不干扰样品的自然光合状态)同步测量气体交换和荧光,并且可同步测量气体交换和全叶片荧光成像
为了协助我国从事光合作用、植物生理、生态、农学、林学等领域的科研人员更深入的了解调制叶绿素荧光技术,我司将在“2006年光合作用学术研讨会”会后举办培训讲座。我司热诚邀请与会专家、学者和研究生参加,并就感兴趣的问题一起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