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中文版 | 手机版 企业登录 | 个人登录 | 邮件订阅
当前位置 > 首页 > 技术文章 > 重组hCGβ乳酸杆菌构建及其阴道免疫效能

重组hCGβ乳酸杆菌构建及其阴道免疫效能

浏览次数:233 发布日期:2025-1-18  来源:威尼德生物科技
摘要

       本文研究了重组hCGβ乳酸杆菌的构建及其阴道免疫效能。通过分子生物学技术,成功构建了稳定表达hCGβ的乳酸杆菌,并评估了其在小鼠阴道粘膜免疫中的效果。实验结果显示,重组乳酸杆菌能在阴道粘膜局部定居并分泌hCGβ,诱导产生特异性IgA抗体,为开发免疫避孕疫苗提供了实验基础。

引言

       女性生殖道微生物群在生殖健康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中乳酸杆菌作为正常菌群,不仅维持了阴道的微生态平衡,还通过粘膜免疫机制对多种病原体具有防御作用。近年来,基于hCGβ的避孕疫苗因其安全、有效且避孕效果可逆而备受关注,但避孕效果不完全的问题依然存在。研究表明,通过粘膜免疫可在全身粘膜,包括生殖道局部产生高滴度的抗体,从而使其抗生育作用更加直接、有效。因此,探索以乳酸杆菌作为载体表达抗原,经粘膜免疫应用于避孕疫苗的可行性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旨在构建稳定表达hCGβ的乳酸杆菌,并评估其在小鼠阴道粘膜免疫中的效果,为开发新型免疫避孕疫苗提供实验基础和理论依据。

材料与方法
材料
  • 菌株:干酪乳酸杆菌(Lactobacillus casei)CECT 5276。
  • 质粒:含乳酸杆菌诱导型启动子的质粒pIlac。
  • 基因片段:hCGβ和C3d3基因片段。
  • 试剂:某限制性内切酶、某DNA连接酶、T4 DNA聚合酶、红霉素、乳糖等。
  • 仪器:威尼德电穿孔仪 GenePulserX2、某品牌离心机、某品牌分光光度计等。
方法
  1. 质粒构建:
    • 利用某限制性内切酶将hCGβ和C3d3基因片段从原始质粒中切下,并进行纯化。
    • 利用某DNA连接酶将hCGβ和C3d3基因片段连接至质粒pIlac中,形成重组质粒pIlac.hCGβ-C3d3。
    • 利用T4 DNA聚合酶对重组质粒进行末端修复,并进行测序验证。
  2. 电穿孔转化:
    • 将干酪乳酸杆菌培养至对数生长期,收集菌体并洗涤。
    • 将重组质粒与菌体混合,置于某品牌电穿孔杯中,进行电穿孔转化。
    • 转化后的菌体在含红霉素的MRS培养基中培养,筛选耐药菌落。
  3. 诱导表达:
    • 将筛选得到的耐药菌落接种至含红霉素的MRS培养基中,培养至对数生长期。
    • 加入0.5%乳糖进行诱导,分别在不同时间点取上清液,用于后续检测。
  4. 化学发光法检测hCGβ:
    • 将上清液与hCGβ特异性抗体混合,孵育一定时间。
    • 加入化学发光底物,检测发光强度,并根据标准曲线计算hCGβ含量。
  5. 免疫细胞化学鉴定:
    • 将诱导表达后的菌体进行固定和包埋,切片后制备组织样本。
    • 利用hCGβ和C3d3特异性抗体对组织样本进行染色,观察融合蛋白的表达情况。
  6. 动物实验:
    • 将稳定、分泌性表达hCGβ的乳酸杆菌菌株经阴道免疫8周龄BALB/c雌性小鼠。
    • 分别于不同时间点获取阴道洗液,检测hCGβ及特异性IgA抗体水平。
    • 检测hCGβ特异性脾淋巴细胞增殖反应及细胞因子分泌水平。
实验结果
  1. 质粒构建与测序验证:
    • 经测序验证,重组质粒pIlac.hCGβ-C3d3构建正确,hCGβ和C3d3基因片段成功插入质粒中,且序列无突变。
  2. 电穿孔转化与耐药菌落筛选:
    • 通过电穿孔转化,成功将重组质粒pIlac.hCGβ-C3d3转化至干酪乳酸杆菌CECT 5276中。
    • 经过红霉素筛选,获得了耐药菌落。
  3. 诱导表达与化学发光法检测:
    • 在乳糖诱导下,重组干酪乳酸杆菌能够分泌hCGβ。
    • 利用化学发光法检测上清液中的hCGβ含量,结果显示,在诱导后4小时,hCGβ含量达到最高值,且随着诱导时间的延长,hCGβ含量逐渐降低。
  4. 免疫细胞化学鉴定:
    • 利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对融合蛋白进行鉴定,结果显示,hCGβ与C3d3成功融合,并在菌体中表达。
    • 融合蛋白主要定位于菌体表面和细胞质中,呈均匀分布。
  5. 动物实验结果:
    • 将重组乳酸杆菌接种于小鼠阴道后,可在阴道洗液中检测到hCGβ,说明该重组菌可在阴道粘膜定居,并分泌hCGβ蛋白。
    • 用不同剂量的重组菌经阴道粘膜免疫小鼠,加强免疫后2周,阴道洗液中检测到了抗hCGβIgA抗体。
    • hCGβ特异性脾细胞增殖试验证实脾细胞中含有已被致敏的淋巴细胞。
    • hCGβ刺激后脾细胞分泌的Th1型细胞因子IFN-γ和Th2型细胞因子IL-4均显著增加,说明乳酸杆菌表达的hCGβ确实能够通过共同粘膜免疫机制在生殖道局部刺激产生特异性的IgA抗体。
讨论

本研究成功构建了稳定表达hCGβ的乳酸杆菌,并通过动物实验评估了其在阴道粘膜免疫中的效果。实验结果显示,重组乳酸杆菌能在阴道粘膜局部定居并分泌hCGβ,诱导产生特异性IgA抗体。这一结果不仅验证了hCGβ在乳酸杆菌中的表达,也为进一步开发免疫避孕疫苗提供了实验基础。

  1. 重组乳酸杆菌的构建与表达:
    • 通过分子生物学技术,成功构建了重组质粒pIlac.hCGβ-C3d3,并将其转化至干酪乳酸杆菌中。
    • 在乳糖诱导下,重组乳酸杆菌能够分泌hCGβ,且hCGβ与C3d3成功融合,并在菌体中表达。
  2. 阴道粘膜免疫效果:
    • 重组乳酸杆菌经阴道粘膜免疫小鼠后,可在阴道洗液中检测到hCGβ,说明该重组菌能在阴道粘膜定居并分泌抗原。
    • 阴道洗液中检测到了抗hCGβIgA抗体,且hCGβ特异性脾细胞增殖试验证实脾细胞中含有已被致敏的淋巴细胞。
    • hCGβ刺激后脾细胞分泌的Th1型细胞因子IFN-γ和Th2型细胞因子IL-4均显著增加,说明乳酸杆菌表达的hCGβ能够通过共同粘膜免疫机制在生殖道局部刺激产生特异性的IgA抗体。
  3. 研究的创新与应用前景:
    • 本研究首次将hCGβ与C3d3融合蛋白在乳酸杆菌中表达,并评估了其在阴道粘膜免疫中的效果。
    • 研究结果为开发新型免疫避孕疫苗提供了实验基础和理论依据。
    • 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优化诱导条件,提高hCGβ的分泌量和稳定性,并探讨hCGβ-C3d3融合蛋白在粘膜免疫中的作用机制,为开发高效、安全的免疫避孕疫苗提供新的策略。
结论

       本研究成功构建了稳定表达hCGβ的乳酸杆菌,并通过动物实验评估了其在阴道粘膜免疫中的效果。实验结果显示,重组乳酸杆菌能在阴道粘膜局部定居并分泌hCGβ,诱导产生特异性IgA抗体。这一结果不仅验证了hCGβ在乳酸杆菌中的表达,也为进一步开发免疫避孕疫苗提供了实验基础和理论依据。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优化诱导条件,提高hCGβ的分泌量和稳定性,并深入探讨其在粘膜免疫中的作用机制,为开发高效、安全的免疫避孕疫苗提供新的策略。


实验推荐仪器:
威尼德电穿孔仪 GenePulserX2Gene Pulser 830/630MINI Pulser 399

来源:威尼德生物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0311-85893323
E-mail:weneed2022@126.com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快速注册 忘记密码
评论只代表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请输入验证码: 8795
Copyright(C) 1998-2025 生物器材网 电话:021-64166852;13621656896 E-mail:info@bio-equi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