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一种慢性炎症性肠道疾病,Vedolizumab(VDZ)作为一种抗整合素抗体,已被证实对UC治疗有效。尽管VDZ主要通过抑制淋巴细胞向肠道的迁移发挥作用,但其对其他细胞亚群的影响尚不明确。因此,本研究旨在深入探讨VDZ对UC患者不同细胞亚群的影响。
题目:Single-cell and spatial multi-omics highlight effects of anti-integrin therapy across cellular compartments in ulcerative colitis
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
DOI:10.1038/s41467-024-45665-6
研究领域:溃疡性结肠炎、抗整合素治疗
样本类型:外周血和结肠活检样本
关键技术平台:10x Genomic单细胞测序平台,CosMx™ SMI单细胞空间原位分子成像平台
01 研究思路图
02 样本收集与处理
1. 收集健康对照组和UC患者的外周血及结肠活检样本。
2. 样本分为新鲜处理和冷冻保存两种方式,以比较两者在单细胞转录组分析中的差异。
3. 使用不同的保存和处理方法,包括RNAlater保存、冷冻介质保存以及组织固定和石蜡包埋(FFPE)。
(b)冷冻保存与新鲜活检处理比较示意图。(c)两个供体10,648个细胞的代表性UMAP可视化分析。(d)细胞亚群注释结果。
03 主要研究方法
1. 单细胞转录组学(scRNA-seq):
使用10x Genomics平台,对外周血和结肠活检样本进行单细胞转录组分析。通过Seurat和Scanpy等生物信息学工具进行数据预处理、双细胞检测、细胞聚类和差异表达基因分析,以识别VDZ治疗相关的细胞亚群和特征基因。
外周血白细胞(PBLs)的scRNA数据显示VDZ与差异基因相关,但与循环白细胞亚群频率无关。
2. 蛋白质组学(CITE-seq)
利用CITE-seq技术结合单细胞RNA测序和抗体为基础的蛋白表达检测,对细胞表面蛋白进行高通量测量,以建立细胞表面蛋白图谱。
粘膜活检的scRNA-seq和CITE-seq突出了与炎症严重程度、疾病状态和VDZ治疗相关的多个免疫和非免疫亚群。
3. 空间多组学:
使用多种技术(如MIBI、CODEX和CosMx™ SMI)对固定样本进行空间转录组和蛋白质组分析,以评估组织微环境中细胞亚群的空间分布和相互作用。
对FFPE标本进行CosMx空间转录组学分析(单细胞分辨率),确定了在治疗前活化的MNP、成纤维细胞和IEC隐窝基亚群中VDZ响应的组织特征。
04 主要发现
1. VDZ治疗与MNP亚群的变化相关,同时对淋巴细胞的影响较小。
2. VDZ治疗可能通过减少MNP的迁移和激活、降低炎症性成纤维细胞和内皮细胞的激活,促进肠道上皮细胞的恢复。
3. 通过空间多组学分析,研究者们揭示了VDZ治疗前后细胞亚群在组织中的空间分布变化。
05 总结
研究表明VDZ可能通过减弱MNP的迁移和激活、减少炎症性成纤维细胞和内皮细胞的激活,从而促进肠道上皮细胞的恢复。此外,研究还探讨了多种多组学平台在冷冻保存的活检样本和FFPE(甲醛固定石蜡包埋)组织上的适用性,为分析患者衍生的生物标本提供了有力的互补方法。
这项研究的重要意义在于,它提供了关于UC和VDZ治疗的细胞和基因因素的全面了解,并可能有助于开发更精确的治疗策略,特别是在预测治疗响应方面。通过结合单细胞和空间多组学方法,研究者们能够更深入地了解治疗响应的细胞基础,为未来的个性化医疗提供了新的见解。
参考文献:Mennillo, Elvira et al. “Single-cell and spatial multi-omics highlight effects of anti-integrin therapy across cellular compartments in ulcerative colitis.” Nature communications vol. 15,1 1493. 19 Feb. 2024, doi:10.1038/s41467-024-45665-6
SBC先后搭建GeoMx® DSP和CosMx™ SMI两大空间组学研究平台,并与NanoString携手共建DSP空间组学“卓越中心”,搭配10x Visium CytAssist以及LCM+timsTOF Pro 4D非靶向深度空间蛋白组平台,打造空间生物学全链条创新多组学平台及解决方案,助力科学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