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小时长效培养PBMC保障细胞高活性
浏览次数:1290 发布日期:2023-11-16
来源:本站 仅供参考,谢绝转载,否则责任自负
一、PBMC细胞简介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PBMC)是外周血中具有单个核的细胞,来源于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HSC),
通常主要包括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单个核细胞的体积、形态和比重与外周血其他细胞不同,红细胞和多核白细胞的比重在1.092左右,单个核细胞的比重为1.075-1.090,血小板为1.030-1.035。因此利用一种介于1.075-1.092之间而近于等渗的溶液作密度梯度离心,使一定密度的细胞按相应密度梯度分布,可将各种血细胞与单个核细胞分离。
淋巴细胞又包括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和NK细胞。其中T淋巴细胞是比例最多的淋巴细胞类型,在胸腺中发育成熟,主要功能就是执行人体的细胞免疫功能,在人体的免疫监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B淋巴细胞属于人体的执行体液免疫功能的细胞,B淋巴细胞受抗原刺激以后,能够发育成熟为浆细胞,可以分泌各种抗体,发挥体液免疫功能NK细胞是人体非特异性免疫细胞,也在免疫监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单核细胞属于白细胞的一种,从血液中逸出到组织中就变成了吞噬细胞,也称为巨噬细胞,在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功能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二、PBMC细胞应用
PBMC是免疫系统的关键组成部分,因此在免疫学、传染病、恶性肿瘤、疫苗研发、移植治疗、个性化医学和毒理学领域均作为最基础的试验原料被广泛应用。例如在肿瘤免疫药物研发中常用于抗体依赖性细胞毒性(ADCC)、T细胞激活或抑制、CMV Recall、Treg抑制及PBMC构建人源化小鼠等体外试验,也可用作PBMC-肿瘤细胞共培养,突破免疫体外杀伤研究的壁垒。
以ADCC试验为例,PBMC在其中起主要作用。抗体依赖性细胞毒性试验,是依靠抗体介导杀伤细胞来杀伤靶细胞。具体过程可理解为:抗体的Fab段结合在靶细胞抗原表位上。抗体的Fc段与NK细胞(因NK细胞是能发挥ADCC作用的主要细胞,故以此举例)表面的FcR结合,从而NK细胞活化,穿孔素、颗粒酶被释放。穿孔素、颗粒酶从靶细胞膜上形成的“孔道”进入胞内,通过激活凋亡相关的酶使靶细胞凋亡。在以上过程中,为了使效应细胞释放的细胞毒物质充分作用于靶细胞,良好的效应细胞(如新鲜的PBMC)供给在ADCC的研究中是必不可少的。另外,ADCC也常用来评估药物研发中抗体的活性有无及强弱,因此一个高质量的PBMC产品用作效应细胞尤为重要。
三、相关评估
技术人员以
0和24时培养为检测点,测定不同种属下的细胞活率,结果表明经长时培养后,细胞活率仍可达到75%以上,极好地满足客户需求。

人冻存PBMC·24小时培养活率

猴冻存PBMC·24小时培养活率
多种属PBMC均经过流式细胞仪利用特定抗体对
T细胞和B细胞内细胞组分进行占比评估,方便客户直观地了解常见细胞占比。
关 于 我 们
汇智和源,致力于为创新药研发企业及生命科学研究机构提供高品质的生物试剂,IPHASE为公司核心品牌,品牌宗旨“Innovative Reagents For Innovative Re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