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中文版 | 手机版 企业登录 | 个人登录 | 邮件订阅
当前位置 > 首页 > 技术文章 > 医用红外热像仪应用于养老康复产业

医用红外热像仪应用于养老康复产业

浏览次数:4092 发布日期:2023-8-23  来源:本站 仅供参考,谢绝转载,否则责任自负
医用红外热像仪深入养老康复产业,促进医养结合普惠医疗
 
中老年人是慢性病的最主要人群,多种慢性病常常共存并患,慢性病已成为威胁和危害中老年人身心健康的主要公共卫生问题,严重影响了中老年人日常生活质量与生活能力,给国家卫生和健康事业带来了新的重大挑战。近些年来,中老年人常见慢性病共病人数逐渐增多,患病率呈缓慢爬升趋势,致残率及致死率逐年升高,不断增长的治疗费用也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疾病负担,对患者本人身心健康综合危害和负面影响可能更为严重,慢性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

 

我国人群死亡的主要原因已经由上个世纪的传染性疾病演变为现在的慢性病,慢性病导致的死亡人数已占全国总死亡人数 86.6%,心脑血管疾病(45.0%)、恶性肿瘤(23.0%)、慢性呼吸系统疾病(11.0%)和糖尿病(2.0%)。年龄是慢性病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我们应该在中老年过渡阶段,给予更多的关注,提早预防,提前提醒中老年人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减少或延缓未来阶段的慢性病。中老年人慢性病的管理和健康生活习惯的形成需要以体检为前提、评估为手段、干预为关键,最终达到健康促进的目的。



中老年人的健康管理需要对服务对象的健康状况进行深入、全面和连续的检测,尽可能获得更多的健康信息显得尤为重要,医用红外热像仪就是可以实现低成本、高效率、短时间、全方位地得到健康信息的医学影像设备,可以提供全方面的体检报告,让中老年人心理上和行为上重视健康,形成良好的健康行为习惯,科学地指导个体和群体进行正确的健康干预,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健康干预可以防治慢性病。
比如高龄老人面部、躯干、经络腧穴的探索,是将人体的“阴阳”、“气血”具象化为“寒热”的温度变化进行研究。在临床上,可选择使用红外热成像技术扩展中医“望面色”视野,观察患者面部推测体内气机变化状态以及中老年人的衰老变化,指导临床“既病防变”的诊疗用药方案或“未病先防”的治未病养生模式以及“愈后防复”的综合治疗措施。


另外,在所有糖尿病患者中,约25%的患者在病程中会出现脚部并发症,是构成70%的糖尿病人住院的重要原因。这种足部并发症的主要原因是糖尿病导致的血液供应减少(血管疾病)和局部感觉丧失(神经病变)。
 

医用红外热像仪KIR-2008B不仅是诊断糖尿病血管病变早期诊断的适用工具,还可以在患病初期使用有助于确定糖尿病足患者的小纤维神经病变,以及识别糖尿病足已发病或处于潜伏期的阶段,以双足大拇指第1跖头、第5跖头、足跟、趾髓处温度较低为主,还可以检测出糖尿病足疾病的征兆,并可以区分局部或弥漫性糖尿病足并发症。

图例中5例患者双足热像无足部并发症(上排,从左至右,患者1 ~ 5例),5 例有局部足部并发症(中排,从左至右,患者6 ~ 10例),弥漫性足部并发症(下排,从左至右,患者11至15)。


中老年人的治病原则不仅要从“已病”的治疗入手,更要多关注“未病先防”的临床前阶段或亚临床症状。利用红外热成像技术对老人的中医特征研究具有很好的辅助作用,不仅可以用于脏腑定位,还可以用于经络走行、经穴测量,观察由表及里的人体“阴阳寒热”变化,在中药复方的治疗中抓住重点,减少因药味过多、方组庞杂、药量过大导致的中老年人长久服药引起的后天脾胃运化压力过大、不利于身体健康的恢复的发生率,提高病人配合度,降低一定医疗费用,医用红外热像仪不仅可以应用于临床,更可以进入社区和养老机构,进行更大规模筛查中的的辅助诊断方式,不仅减轻基层医生和社区医生以及养老机构护理人员对中老年人繁琐评估工作中的压力。
来源:武汉华景康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4000804288
E-mail:1030707270@qq.com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快速注册 忘记密码
评论只代表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请输入验证码: 8795
Copyright(C) 1998-2025 生物器材网 电话:021-64166852;13621656896 E-mail:info@bio-equi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