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类AI监测智能识别系统的原理及应用
浏览次数:341 发布日期:2023-4-24
来源:本站 仅供参考,谢绝转载,否则责任自负
鸟类监测作为地区的生物多样性以及生态环境评价的重要指标之一,越来越受到保护区、湿地公园等地方管理部门的重视。有关鸟类种群、数量与分布等动态监测,已成为各地区的常态化工作。
鸟类监测意义:
有利于发现更多近危或濒危鸟类。
有利于科学掌握候鸟的习性和迁徙规律。
有利于客观反映当地的湿地生态环境状况。
鸟类AI监测智能识别系统介绍
1、监测能力基于自主研发的鸟类AI算法模型,先进B/S技术架构,硬件资源可弹性扩展和灵活升级,目前已完成鸟类深度学习AI识别约1500种。
2、工作原理
运用AI智能识别和AI边缘计算服务,通过高清摄像机、红外相机、声纹信息采集设备等对鸟类进行自动巡航监测,结合鸟类体貌特征和AI算法模型,实现对视频画面、声音中的鸟类进行多目标实时捕捉和AI识别统计。
3、鸟类生存环境监测
对气象、空气质量、水文水质、土壤墒情等生态环境数据进行实时监测,可用于区域内生态环境的评估和分析、鸟类生存环境实时监测。
通过云服务平台对生存环境数据进行分析,有助于分析鸟类分布、迁徙情况、鸟类选择巢址与繁殖的情况。
4、智能分析
通过AI智能鸟类监测系统,湿地、保护区管理者可对各种群鸟类在不同时期、不同区域出现的鸟类频次、数量、占比进行清晰的报表统计,为鸟类动态监测和发展趋势分析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