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人酸(kaimic acid, KA)是一 种兴奋性氨基酸结构类似物,可诱导神经兴奋毒性,造成神经元细胞死亡,KA模型是模拟人类颞叶癫痫较为理想的动物模型,具有长期的癫痫敏感性,能很好的模拟人类的颞叶癫痫,具有与人类癫痫相似的病理改变和脑电图改变,而且具有与人类相似的临床表现,所以KA诱发的癫痫动物模型被国内外广泛的用于癫痫疾病的实验研究中。
当KA注射剂量过大时死亡率较高,剂量过低时不足以诱发癫痫发作以及形成明显的痫后脑损伤,脑内局部给药相比全身给药可以省去血-脑脊液屏障的阻隔、减少药物使用量,还可以减少干扰,所以研究者选择脑立体定位局部注射KA来制造癫痫模型,通过比较不同剂量KA致痫模型的实验效果,探索一个合适的注射剂量,为后期的应用脑立体定位侧脑室注射KA构建癫痫大鼠模型的相关实验研究提供参考。
首先将大鼠麻醉固定于脑立体定位仪,参照大鼠脑立体定位图谱,选择大鼠右侧侧脑室注射,坐标位置为前囟后1.0mm,中线向右旁开1.5mm,硬脑膜下4.5mm。KA剂量组使用微量注射器分别注射KA 0.5 μg、1 μg、1.5 μg和2 μg (用生理盐水配制为1 μl), 正常组注射1 μl 生理盐水,10 min内匀速注射完。
观察KA致痫大鼠的行为学,并对大鼠痫性发作强度进行惊厥分级,大鼠造模后第1~7天观察各组大鼠的一般状况以及Racine分级,记录动物死亡数, 统计造模成功率。
大鼠造模后第8天,开始进行Morris水迷宫行为学观察,选择将站台放在第三象限中间,水温维持在(25士1)℃,实验共进行6d,包括定位航行试验和空间搜索试验。造模后第8~12天的定位航行是把大鼠依次从除第三象限外的其他三个象限面朝池壁放入水池中,记录每次大鼠找到隐藏在水面下平台并爬上平台的时间(逃避潜伏期)。空间探索试验是在造模后第13天时撤去平台,然后选择第一象限将大鼠放入水池中,记录大鼠在60s内在目标象限游泳时间以及通过平台原先位置的次数。
大鼠于造模第14天经苯巴比妥钠腹腔注射麻醉后,取脑组织在显微镜下观察海马的病理学形态及神经元的缺失情况并照相 。
结果:
①与正常组比较,注射不同剂量KA模型组均可导致不同程度的脑损伤,KA 1 μg剂量组的造模成功率高于其他各组(P<0.005)。水迷宫实验在定位航行实验中,1 μg以上的各剂量组和正常组比较,第4、5天逃避潜伏期出现明显的延长(P<0.05),在空间探索实验中,1 μg以上的各剂量组和正常组比较,穿越原平台位置次数明显减少( P<0.05 );
②与正常组比较, 1 μg以上的各剂量组大鼠海马区神经元均出现明显损伤( P<0.05),大鼠海马区MAP2阳性细胞数降低(P<0.05)。
结论:KA 1 μg以上的各剂量组相比正常组海马区均有不同程度的损伤,但从大鼠的造模成功率相比,注射1 μg比其他组有较大优势,所以将癲痫模型脑内注射KA的最佳剂量选定为1 μg,为癫痫动物模型的制备提供参考依据。
文献来源:郭振宇、胡蝶、黄凤等.脑与神经疾病杂志2022年第30卷第7期
-END-
想了解更多内容,获取相关咨询请联系
电话 : +86-0731-84428665
联系人:伍经理 +86-180 7516 6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