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浅谈丨从真实世界研究,看非洲国家HIV耐药现状
浏览次数:1279 发布日期:2022-7-14
来源:本站 仅供参考,谢绝转载,否则责任自负
HIV耐药一直是影响艾滋病治疗的一个重要因素,随着艾滋病免费及医保药物的广泛使用, HIV基因耐药检测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本期给大家分享一篇2022年4月22日发表在《Open Forum Infectious Diseases》上的文章,带我们了解真实的非洲国家抗病毒治疗后耐药情况。
文 章 回 顾
撒哈拉以南非洲的许多国家2019年开始实施了基于多替拉韦的抗逆转录病毒治疗,作为成人开始治疗的首选一线治疗方案,并且已经将其他方案转为使用多替拉韦的过渡人群。
到2021年3月底,国家项目中838,000名马拉维人接受了以多替拉韦为基础的治疗方案;在患者3个月的强化依从性支持后病毒载量仍大于1000 copies/mL,根据马拉维艾滋病毒指南可能会进行耐药性测试。

从2020年11月至2021年8月的系统数据表明,6462名病毒学失败患者符合进行艾滋病毒耐药性检测的条件。相关患者样品申请会提交至国家艾滋病毒耐药检测委员会,但最终是否进行耐药检测是由该委员会决定。
结 果 分 析
在2020年11月12日至2021年9月2日期间,在6462名病毒学失败患者样本中
只有87份提交了国家耐药委员会。
其中,34个样本因依从性差被拒绝,20个样本因COVID-19航班暂停而无法运送;故此
仅对33份样本进行了耐药检测,包括了整合酶基因测序,最终27个样本测序成功。在27个测序成功样本中,发现了
8例患者存在多替拉韦耐药;7例为男性,1例为女性,年龄从15岁到46岁不等。
根据药物数量计算,5人的依从性不佳,大多数人在转诊进行耐药性测试之前经历了长时间的病毒血症,从3个月到28个月不等(中位数12.5个月)。转诊时的病毒载量从29,990拷贝/毫升到超过420,000拷贝/毫升。
大多数患者对多替拉韦中度耐药,拉米夫定高水平耐药。3例对替诺福韦中度耐药,4例对阿巴卡韦和齐多夫定中度或高水平耐药。这些耐药模式表明,
8人中有3人没有足够的NRTI可用来组装二线治疗的NRTI主干,即使他们在拉米夫定耐药的情况下继续使用该药物。
根据耐药试验结果,建议二线治疗为双剂量多替拉韦或增加剂量达鲁那韦,联合替诺福韦和拉米夫定。这项研究的研究者说,他们的结果可能过度反映了在马拉维,以多替拉韦为基础的治疗方案失败的人群中,多替拉韦的耐药程度。然而,他们说,还需要更多关于多替拉韦耐药性及其临床管理的信息。他们
希望看到在马拉维和其他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如何使用耐药检测的研究,这些国家目前缺乏开展耐药检测的基础设施,他们还希望看到在缺乏耐药检测结果的情况下,对治疗转换结果的进一步研究。
回 看 全 球
WHO发布2021年全球HIV耐药报告
报告显示,随着艾滋病毒药物使用的不断增加,近年来艾滋病毒耐药性水平平稳上升。越来越多的国家非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NNRTIs)耐药性正在达到10%的阈值,此外接触过抗病毒药物的人,对NNRTI类药物表现出耐药的可能性也增加了三倍。耐药性问题日益突出。世卫组织鼓励各国监测耐药性,并建议进行艾滋病毒耐药性预备处理。
同时指出HIV耐药对艾滋病死亡、新发感染和治疗花费都具有重大影响,耐药的患者更难取得病毒抑制,有更大发生病毒学失败风险,更容易中断治疗,从而发生更多艾滋病相关的死亡和新发感染,抵消已经取得的扩大治疗的成果,影响艾滋病防治目标的实现。
再 看 中 国
中国HIV耐药率在2015年已达到4.7%,接近WHO提出的5%耐药警戒线,在西南局部地区整体耐药率已经超过该警戒线。
为防止HIV耐药的发生,应持续推广“发现即启动抗病毒治疗”这一共识;通过多样化的方法,提高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定期随访,监测HIV-RNA及CD4+细胞的变化情况,并高度重视药物之间DDI的问题。
《中国艾滋病诊疗指南(2021版)》建议在启动ART治疗前以及病毒学治疗失败改变ART治疗方案时,进行HIV基因型耐药检测,制定精准治疗方案。
文献部分内容来源:优艾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