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中文版 | 手机版 企业登录 | 个人登录 | 邮件订阅
当前位置 > 首页 > 技术文章 > 全球2021 HIV DR检测指南解析

全球2021 HIV DR检测指南解析

浏览次数:1525 发布日期:2022-3-14  来源:本站 仅供参考,谢绝转载,否则责任自负

2021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发布了《艾滋病毒耐药报告》,报告显示,随着艾滋病毒药物使用的不断增加,近年来艾滋病毒耐药性水平平稳上升。越来越多的国家非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NNRTIs)耐药性正在达到10%的阈值,此外接触过抗病毒药物的人,对NNRTI类药物表现出耐药的可能性也增加了三倍。耐药性问题日益突出。世卫组织鼓励各国监测耐药性,并建议进行艾滋病毒耐药性预备处理。

2021年根据WHO提供的30项调查中,有21项调查显示,开始一线抗病毒治疗的人群中,治疗前HIV对奈韦拉平(NVP)或依法韦仑(EFV)的耐药性达到10%以上的水平的国家占较大比重。

调查统计2014-2020年开始抗逆转录病毒治疗(ART)前即前期接受过ART治疗以及从未接受ART的成人HIV感染者对EFV或NVP耐药的流行数据,结果显示ART治疗前HIV对EFV或NVP耐药的总体流行率(24%,95% CI 18-29%)是未接受ARV药物的人群的三倍(7%,95% CI 4–10%)。重新开始接受ART的人群,耐药风险明显升高。

 

2021版WHO指南:《艾滋病毒预防、检测、治疗、服务提供和监测综合指南》根据各国治疗前耐药(PDR)流行病学以及首选用药情况,指出临床诊疗参考方案入如下:




❖基于DTG的方案是国内推荐的一线抗逆转录病毒疗法的国家需预防HIVDR的出现和传播

❖未有全国代表性的PDR调查数据,需尽快统计收集;对于NNRTIs(EFV或NVP)的PDR数值<10%的国家以及PDR>10%且国民存在经济问题的国家,可根据HIV耐药检测结果指导用药

❖常规病毒载量监测以及早发现治疗失败:在ART开始后6个月、ART开始后12个月和此后每年获得HIV-VL(HIV viral load,HIV RNA)并审查结果进行持续检测; 检测结果HIV-VL>1000 cp/mL或3月后检测出现HIV-VL>1000 cp/mL,需更改ART方案


 

2021版DHHS指南:《艾滋病毒感染成人和青少年使用抗逆转录病毒药物指南》中,HIV感染患者的耐药检测建议如下:

❖未经抗逆转录病毒治疗(ART)的患者:在护理阶段进行基因耐药检测,指导初始ART方案;对急性、早期、孕期或诊断HIV感染当天或ART不久的新发感染者,在HIV耐药检测结果出具后调整用药方案;基因检测应提供逆转录酶 (RT)、蛋白酶(PR)以及整合酶(INSTI)的耐药检测结果。

❖经过ART的患者:在更改ART方案时,应进行HIV 耐药性检测以帮助选择活性药物(针对病患:病毒学失败且 HIV RNA 水平 >1000 cp/mL 的人;HIV RNA 水平 >500 cp/mL 但小于1000 cp/mL 的人,耐药性检测可能不成功,但仍应考虑;病毒载量降低不佳的人),并明确指出在接受基于 INSTI 的方案时出现病毒学失败时,应进行 INSTI 耐药性基因型检测以确定是否在后续方案中包括此类药物。

 

2021版EACS指南:《欧洲艾滋病临床学会指南》从病毒与免疫指标指导临床ART方案制定与转换:

 

❖抗体阳性患者进行ART方案前,确认HIV核酸载量以及基因型耐药,给予治疗,并每3-6月监测测HIV-VL水平,HIV-VL<50 cp/mL为治疗目标。

❖抗病毒治疗失败(HIV-VL>50 cp/mL)的患者


当50 cp/mL <HIV-VL<200 cp/mL时:检查并加强依从性,每1-2月监测测HIV-VL水平;若基因型显示没有耐药突变且ART方案含有高耐药屏障(BIC、DTG)或 PI/b 的 INSTI,则维持当前的ART,否则请仔细监测。


当HIV-VL>200 cp/mL时:治疗方案取决于耐药性测试(基因型)结果;无耐药突变位点发生,加强患者依从性,仔细监测;检测结果有耐药发生,根据基因型耐药检测结果,进行用药方案调整,直至患者HIV-VL<50 cp/mL。

❖在妊娠晚期并非无法检测到HIV-VL的女性,进行耐药性测试并考虑更改或添加INSTI(RAL或DTG)已使得快速HIV-VL下降。

 

2020版IAS-USA指南:《用于治疗和预防成人 HIV 感染的抗逆转录病毒药物 2020 年国际抗病毒学会美国专家组的建议》

在艾滋病防治的过程中,包括暴露前预防(PrEP)与暴露后预防(PEP),HIV核酸载量检测(HIV RNA test)要实时监测;ART治疗前以及抗病毒失败后,基因型耐药检测应辅助临床进行抗病毒治疗。

 

2021版中国指南:《中国艾滋病诊疗指南》在2018年第四版《指南》的基础上参照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修订而成。明确指出HIV基因检测在临床用药指导上的优势,以及基因耐药检测流程,以下是2021版指南以及2018版指南有关于HIV基因检测对比分析:

相比可知,最新指南增加了对于HIV感染者耐药指标的检测频率,更着重关注新发感染者HIV耐药情况,辅助临床精准诊治。

 

最新国内外指南的变更,提供了详尽明确的监测流程,也提示预防、监测和及时应对HIV感染者中HIV耐药,从而防止HIV耐药的产生与传播,对于实现WHO/UNAIDS 2030年95-95-95目标至关重要,刻不容缓!

 

参考文献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Consolidated guidelines on HIV prevention, testing, treatment, service delivery and monitoring: recommendations for a public health approach[M]. Geneva: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2021.

❖Panel on Antiretroviral Guidelines for Adults and Adolescents. Guidelines for the Use of Antiretroviral Agents in Adults and Adolescents with HIV[M]. U S: Department of Health and Human Services, 2021.

❖EACS Medical Secretariat. EACS Guidelines version 11.0, October 2021[M]. European AIDS Clinical Society, 2021.

❖Saag, M. S., Gandhi, R. T., Hoy, J. F., Landovitz, R. J., Thompson, M. A., Sax, P. E,ed.. Antiretroviral Drugs for Treatment and Prevention of HIV Infection in Adults.[J] JAMA.2020.

❖中国艾滋病诊疗指南(2021年版)[J]. 中国艾滋病性病,2021,27(11)1182-1201. DOI:10.13419/j.cnki.aids. 2021.11.02.

来源:赛立安生物技术(广州)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15800019879
E-mail:wang.x@sailianbio.com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快速注册 忘记密码
评论只代表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请输入验证码: 8795
Copyright(C) 1998-2025 生物器材网 电话:021-64166852;13621656896 E-mail:info@bio-equi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