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的生长速度和形态受到很多环境因子的影响,其中光照是最重要的一个因子。本文通过介绍欧洲人工气候室主要供营商Aralab的光照系统,帮助大家了解目前有哪些光照系统可应用于人工气候室,以及什么样的光照系统才是适合我们的。
光作为环境信号作用于植物,是影响植物生长发育的众多外界环境(光、温度、水、CO2、矿物质等)中最为重要的条件。其重要性不仅表现为光合作用对植物体的建成的作用上,光还是植物整个生长和发育过程中的重要调节因子,是贯穿植物体后期生长发育整个过程的。
实验室植物生长箱中是通过不同的灯来模拟不同光照的,常见的有传统白炽灯、荧光灯、LED灯、金属卤素灯等。1868年,俄罗斯植物学家AndreiFamintsyn,是第一个将人造光用于植物生长和研究的人。
植物生长灯光照强度的衡量通常使用的单位是µmoles/m²/s,即光量子通量密度,一般是用来测量光合有效辐射的。太阳辐射中能被绿色植物用来进行光合作用的那部分能量称为光合有效辐射,即Photosynthetically Active Radiation,简称PAR。它是形成生物量的基本能源,直接影响着植物的生长、发育、产量和产品质量。PAR有三种计量系统:
1)光学系统,用光照度(lux)来度量,这种系统是以人眼对亮度的响应特征为基础的;
2)能量学系统,用某一特征波长范围内即光合有效波段内的辐射通量密度(Wm-2)来度量;
3)量子学系统,用光量子通量密度(µmoles/m²/s)来度量,太阳直接辐射光量子通量的气候学计算方法。
所以一般照明灯具的光照度的单位使用的是Lux,而植物生长灯光照强度通常使用的是µmoles/m²/s这一单位。
以下介绍几种常见的人工气候室植物生长灯种类:
1、白炽灯:白炽灯是一种热辐射光源,最接近于太阳光色,显色性好,光谱均匀而不突兀。白炽灯(包含卤素灯)的光谱是连续而且平均的。但在所有的照明灯中,白炽灯的效率几乎是最低的。它所消耗的电能只有约2%可转化为光能,而其余部分都以热能的形式散失了。至于使用寿命,通常不会超过1000小时,卤素灯就比一般的白炽灯要长很多。所以白炽灯作为植物生长灯并不算多。
2、荧光灯:也叫日光灯,是一种较常见的植物生长灯,其中使用最多的是冷白荧光灯。传统型荧光灯即低压汞灯,是利用低气压的汞蒸气在通电后释放紫外线,从而使荧光粉发出可见光的原理发光,因此它属于低气压弧光放电光源。普通荧光灯管涂卤素荧光粉,填充氩气、氪氩混合气体。相比白炽灯,发热量小很多,发光效率高很多,使用寿命高于白炽灯、低于LED灯,约15000小时;但是荧光灯管显色性能较低,光谱分布非常不均,远远小于太阳光,不属于高效节能电光源。荧光灯的光照强度组合可以达到200~450µmoles/m²/s,适合组织培养、拟南芥研究等应用。
▲ 一种冷白荧光灯的光谱图和应用
3、LED灯:其中使用最广泛的是白色LED灯,用于模拟太阳光照。相对于荧光灯,白色LED灯具有更全的光谱范围,且发热量更小,光照强度也要高一些,组合可达到200~1000µmoles/m²s甚至更高的光照强度。此外,白色LED灯的能耗仅为白炽灯的1/10,寿命可达5万小时以上,抗震性也较好,而且不含铅汞等,绿色环保。
▲ 一种白色LED灯光谱图和应用
当前的技术可以使LED灯发出白、红、黄、蓝、绿、青、橙、紫等多种颜色。而在植物培养领域使用的除了白色,还有红、绿、蓝和远红等LED光源。其中:
AP67 | AP673L | G2 | NS1/NSI2 | ||
紫外光 | < 400 nm | 0% | 0% | 0% | 1% / 0.5% |
蓝色 | 400 ~ 500 nm | 14% | 12% | 8% | 20% / 21% |
绿色 | 500 ~ 600 nm | 16% | 19% | 2% | 39% / 38% |
红色 | 600 ~ 700 nm | 53% | 61% | 65% | 35% / 35% |
远红光 | 700 ~ 800 nm | 17% | 8% | 25% | 5% / 6% |
PAR | 400 ~ 700 nm | 83% | 92% | 75% | 94% / 94% |
![]() |
![]() |
▲ 一种顶上植物生长灯 | ▲ 一种货架植物生长灯 |
![]() |
![]() |
![]() |
▲ 隔板式植物生长灯 | ▲ 侧面植物生长灯 | ▲ 门上植物生长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