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stern Blot转膜技术要点
浏览次数:3285 发布日期:2020-6-5
来源:本站 仅供参考,谢绝转载,否则责任自负
这个年过的有点崎岖,在面对社会性问题时疫情给我们带来了很多正能量,相信很多还没返校的人已经给自己立了flag。在我们回望过去的一年,这个时代已经变了。任何的进步都被透明公开的呈现在我们面前,而我们看到的好消息远比自己收获的多,所以我们总忍不住问自己,
“我成长了吗?”“我的实验能顺利些吗?” “我的科研之路还要继续吗?”
躺着想问题远比站着干大事来的容易,而成功的人总是在干大事的时候不断解决问题并总结问题。在科研的道路上,有如火箭式上升连发3篇Science的的90后CRISPR女神杨璐菡,有如深耕播种的共和国勋章得主袁隆平院士、屠呦呦等人,在感慨别人的成就时,我们却不曾深究过其背后的秘诀或精神。
世说“好事多磨”,小编看来并非经历多少磨难、重做多少实验才能成就好事、好实验,而是在成功的道路上多磨砺自己的思维并可控地执行在实践中。在师兄师姐们告诉你一堆他们摸索出来的道理时,你是全盘接收还是思辨下哪里不对?
“这样做就对了!”就真的对了吗?“差不多就行了!”还能再粗糙点吗?!
所以今天
“膜法学院”开讲的第一课是:
WB实验的转印膜,你用对了吗?还在一“膜”到底吗?
选膜是个大学问,而你将这个选择权交谁了呢?“我们实验室一直用这个,用的挺好的。”待我们看看科技革新的成果再判断你是否有更好的选择。
首先,WB常用的转印膜一般是两种,依据材质分为
PVDF膜(最常用)和
NC膜,简要概括两者区别如下:
表1. PVDF膜和NC膜的特性和应用对比
其次,WB转印非常考验实验者对研究的蛋白及其所属环境是否足够了解。丰度/表达量如何?是否需要去除高丰度杂蛋白?分子量区间多大?转印效率如何?蛋白流失了吗?

图1. -P膜(左)和-PSQ膜(右)后面衬垫-PSQ膜,可以看到部分高丰度蛋白穿过-P膜渗漏到衬垫的膜上。
由此可见,膜孔径越小,小分子蛋白(<20kDa)渗漏/流失越少,蛋白载量越高,更适合低丰度蛋白检测。
其三,WB实验依据需要显色的形式分为化学发光和荧光两者,荧光WB对膜的背景要求更高,虽然可以依赖成像仪或者后期软件进行微调,但对于低丰度蛋白、多重荧光检测或者想发高分文章,还是需要原图示人。选择低荧光背景、高蛋白载量的膜,如下FL系列即为荧光WB最佳转印膜选择。

图2. 几种膜在荧光WB成像中的表现,FL膜具有最好的背景。
再者,考虑到安全因素、节约时间和经费,亦可选择安全型转印膜 Immobilon-E系列,省去甲醇预激活步骤。
综上,WB转印膜依据蛋白类型、分子量和成像形式有多种优质选择。
表2. Immobilon®转印膜全系列产品选择指南

所以在你可以有选择的时候千万别凑合,每个细节都会决定我们将来的高度。
相关文章推荐:
原来周杰伦的歌,还是挑选“膜”的秘籍
新品首发 | Immobilon®GO 自动Western Blot免疫检测系统
Western Blot,你想要的都在这里
点击“阅读原文”,您还可以了解更多有关Western Blot的干货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