珀金埃尔默专业检测“乳”此简单
浏览次数:1813 发布日期:2020-4-29
来源:本站 仅供参考,谢绝转载,否则责任自负
珀金埃尔默专业检测,“乳”此简单 | 乳制品“扫黄”,任重而道远
背景
黄曲霉毒素作为一种霉菌毒素,是粮食未能及时晒干及储藏不当时产生霉菌的代谢产物,在生活中广泛存在,因其具有很强的毒性和致癌性,在国家食品标准、饲料标准中都对此设置了严格的规定。
黄曲霉毒素的衍生物有约20种,包含B1、B2、G1、G2、M1、M2等。乳制品中黄曲霉毒素的危害主要来源于黄曲霉毒素M1。牛羊等动物食入含有黄曲霉毒素B1的饲料后,其奶中即有M1排出, 摄入后可通过生物积累引起人体癌变。
近年来,我国饲料原料被霉菌毒素污染的频率越来越高,黄曲霉毒素成为了影响奶牛生产性能和威胁乳制品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2011年的时候发生了液体奶的黄曲霉毒素事件,2014年在对婴幼儿配方乳粉进行的抽检的时候发现3个批次样品黄曲霉毒素超标。尽管2019年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发布乳制品质量报告:乳制品产品质量稳定向好,但是对于乳制品的安全管控不能放松,乳制品中黄曲霉毒素的控制更是任重而道远。
限量标准
根据《GB 2761-2017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真菌毒素限量》,乳制品中黄曲霉毒素的限量标准如下图:
在新的GB 2761征求意见稿中,乳制品中黄曲霉毒素的限量会更加严格。
检测方案
想要更好的对乳制品中的黄曲霉毒素M1的进行控制,离不开黄曲霉毒素的检测。目前乳制品中的黄曲霉毒素M1检测主要依据 《GB 5009.24—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黄曲霉毒素 M 族的测定》。
根据乳制品行业实际应用情况,乳制品中黄曲霉毒素M1的检测方法可分为快速检测技术和确证检测技术两大类:快速检测技术方便快捷,主要有酶联免疫法和胶体金快速检测试纸条,确证技术主要是基于免疫亲和柱的液相色谱法、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珀金埃尔默提供一整套的黄曲霉毒素M1检测方案,应对乳制品行业不同客户的检测需求。
胶体金试纸条法:
产品原理
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是基于胶体金标记技术和抗原抗体特异性结合的一种实验技术。待测液在吸水材料与NC膜的毛细作用下进行层析,待测液中的待测物质与NC膜上的测试线(T线)竞争结合金标抗体,最终通过测试线(T线)颜色与控制线(C线)颜色对比判断待测物质的含量。
产品特点:
- 灵敏度高
- 操作简便
- 快速高效
- 高性价比
现场筛查操作流程
配套仪器
BMZ6000便携式试纸条扫描读数仪
- 外形小巧,携带方便
- 运行稳定,检测快速
- 大容量内存
- 内置热敏打印功能
- 液晶触摸屏,安卓操作系统,方便用户使用操作
酶联免疫(ELISA)法:
产品原理
酶联免疫技术是以免疫学反应为基础,将抗原、抗体的特异性反应与酶对底物的高效催化作用相结合的一种高敏感性实验技术。抗原抗体的反应在一种固相载体-聚苯乙烯微孔板的微孔中进行,加入试剂孵育后,通过洗涤除去多余的游离反应物,来保证实验结果的特异性与稳定性。
产品特点:
- 灵敏度高
- 前处理简单
- 结果可量化
- 符合《GB 5009.24—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黄曲霉毒素 M 族的测定》第三法
操作流程:
配套仪器:
HF4500酶标仪
- 高清显示屏,体积小巧
- 可整行整列布板,高效便捷
- 安卓操作系统,支持鼠标、键盘操作,可脱机独立工作
- 支持IF卡扩充内存
- Wifi模块,可连接实验室信息系统
液相色谱法
液相色谱对乳制品样品样品净化效果要求较高,免疫亲和柱产品可有效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前处理操作流程
配套仪器
Flexar液相色谱仪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液质联用仪器对样品的净化要求很高,免疫亲和柱产品可有效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配套仪器

QSight 系列液质联用仪
采用ESI正离子模式下检测,HSID去溶剂技术,获得更低的噪音,更低的检测限。目标化合物的标准曲线,在0.1-50ng/mL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R2>0.99),回收率均在86%以上,最低定量限为0.01μg/Kg。
了解更多应用资料和产品信息,扫描下方二维码,下载珀金埃尔默黄曲霉毒素M1检测方案相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