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生理相关的体外模型对于进一步了解神经疾病的机制以及靶向药物开发至关重要。iPSC衍生的神经元显示出对化合物筛选和疾病建模的巨大希望,然而目前已经开发出使用三维(3D)培养物作为对神经元细胞的测定开发的有效方法。3D细胞培养被认为是更接近人类组织的重演方式,包括结构、细胞组织、细胞- 细胞和细胞- 基质相互作用等领域。 目前,比较常见的的两种3D细胞球培养模式包括3DProSeedTM水凝胶和微流控OrganoPlate®平台培养系统。水凝胶通过掺入MMP切割位点来帮助细胞迁移,并包含RGD细胞粘连基序以支撑细胞的粘附作用。这种水凝胶预制板使用方法简便,同时能很好地兼容自动化设备(图1)。OrganoPlate®是一个高通量平台,结合了最新的3D细胞培养技术、Phaseguides™和微流体技术,它包含96个适合长期培养活细胞的组织芯片,适用于筛选目的,并且与标准实验室设备或自动化系统兼容,如ImageXpress®Micro Confocal共聚焦高内涵成像分析系统(图2)。 | |||
| |||
图1:图解3DProSeedTMsurface工作原理以及在模具中培养神经元细胞的过程 | |||
| |||
图2:OrganoPlate中培养的神经元细胞。在充满基质胶的OrganoPlate培养槽内对接种的iCell神经元细胞进行透射光成像。细胞以每芯片30,000个细胞的密度培养72h,然后用20X平场荧光物镜进行透射光成像。 | |||
更多实验内容请扫描下面二维码获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