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虫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产生了对色彩的趋性,该趋性是通过其视觉器官中的感光细胞对光波产生感应而作出的趋向反应,也称为“色觉”,从本质上讲是一种趋光性。昆虫对光的感应多偏于电磁波广谱中央附近的短光波,波长为253——700(纳米),即相当于光谱中的紫外光至红外光内线部分的区域,也就是说他们既能识别色彩,也能看到人眼不能直接视觉到的短光波。昆虫对色彩的趋性分为正负性,趋向色彩的为正趋色彩性,避开色彩为负趋色彩性。各种昆虫对色彩的趋性有特定的选择和爱好,且不同性别和发育阶段均可有差异。
昆虫种类不同,他们的趋色性则不同,在农业生产实践中,植物保护科研人员利用昆虫的趋色性,制成有色粘虫板来诱捕危害农作物的害虫。如蚜虫、粉虱、叶蝉、潜叶蝇等昆虫对黄色有较强的趋性而制成黄色粘虫板;蓟马则对蓝色有较强的趋性而制成蓝色粘虫板,诱捕“好色”飞行昆虫或一些爬行“好色”昆虫,这就是我们通常说的黄蓝板“色诱”技术。另外根据蚜虫对银灰等色彩的负趋向性,设置银灰色塑料薄膜、铝箔、黑色塑料薄膜或向棉地喷洒大白粉乳液等可以起到避蚜作用。粘虫板“色诱”技术是农业部门近几年来主推的绿色防控技术之一。
一、粘虫板“色诱”害虫种类
云飞粘虫板分黄、绿、红、蓝、白、黑、紫、青、粉、灰十种颜色1、打开即用,使用方便2、特殊色谱,双面诱捕,防治效果显著。3、特定板质,平整不卷曲,防水高粘度胶,抗晒、耐雨淋,高温不老化,持久耐用。在温度10℃——70℃的环境中基板无明显变形,胶体不流化,遇水不溶解。在使用中,色泽一致,在强烈阳光照射下向光面与背光面无明显色差。粘虫板材质:PP材料,具有一定的强度、硬度、耐湿,双面涂胶、板面不卷曲,无毒环保、价格实惠耐用。
粘虫板所粘害虫主要有同翅目、双翅目、缨翅目等小型昆虫,还有极少的半翅目、鞘翅目、膜翅目等昆虫。根据不同作物进行如下分类:
蔬菜:同翅目白粉虱、蚜虫、叶蝉、飞虱等;双翅目斑潜蝇、实蝇、果蝇、寄生蝇、各种瘿蚊、摇蚊等;瘿翅目蓟马;半翅目蝽类;鞘翅目的甲虫(黄曲条跳甲);膜翅目的蜂类,鳞翅目的小型蛾类等7个目28科几十种小型成虫。
菜园蓟马诱杀
蔬菜基地小菜蛾诱杀
茶叶:同翅目茶小绿叶蝉、黑刺粉虱、蚜虫等,瘿翅目蓟马类
茶园黑刺粉虱引诱
果树:同翅目、双翅目、膜翅目、鞘翅目、鳞翅目等5个目20种小型昆虫。(实蝇、吸果夜蛾、梨茎蜂、潜叶甲等)
果园果实蝇引诱
其他:对花卉、食用菌常见害虫蓟马、蚜虫、粉虱、菇蚊、菇蝇等诱杀效果显著。
另外,将色诱与灯光、频振波、性诱剂、食诱剂、杀虫剂等复合制成器械、器具、涂料等以扩大和提高诱虫的范围和效果。比如,在黄板上放置小菜蛾性诱剂可诱杀小菜蛾成虫,白色粘虫板配以性诱剂可诱杀食心虫雄成虫、棉铃虫雄成虫等多种害虫的成虫,配以其他诱剂也可以防治蟑螂、苍蝇等害虫。另外,针对某些害虫也可选用专用粘虫板。
二、使用技术要点
大量实践证明色板诱杀具有操作方法简便、防效明显、安全环保、少伤害天敌等优点,是发展生态农业防治害虫的首先措施之一。为了提高实际应用效果,在安置时注意掌握以下技术要点:
1. 悬挂时间要适宜。防治害虫时在害虫发生初期悬挂,监测虫情则整个生长季节均可悬挂。
2. 悬挂高度要正确。粘虫板的所挂高度与昆虫的交配行为、飞行行为,寻找寄主植物的习性,植物的发育特性,气象等因素有关系。大多数研究表明,粘虫板的设置高度应与植株顶端平齐或略高于植株高度(10-20cm)。在植株生长过程中,要随植株的生长不断调节粘虫板的高度。
3. 悬挂方向。板状垂直放置粘虫板的方向一般分为与植株行向平行和与植株行向垂直两种。建议以东西方向为宜,板间间距6-8m(根据实际情况稍作调整),当然实际过程中也要考虑农事操作的方便。
4. 悬挂数量要充足。刚开始时可悬挂少量粘虫板,以监测虫口密度,当粘虫板上虫量增加时,适当增加粘虫板数量。
5. 注意维护。粘虫板使用一段时间后会粘满害虫和尘土,使粘虫效果变差,甚至失去粘虫能力,应及时更换或补胶,使用完的粘虫板应回收后集中处理。
6. 使用粘虫板可以有效减少用药次数,但要想提高整体防治效果,还需要有效结合其它防治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