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中文版 | 手机版 企业登录 | 个人登录 | 邮件订阅
当前位置 > 首页 > 技术文章 > 细胞技术专题:大鼠肝星状细胞培养实验

细胞技术专题:大鼠肝星状细胞培养实验

浏览次数:1134 发布日期:2014-3-3  来源:上海北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实验方法
  • 细胞培养技术
实验方法原理 选用Wistar大鼠经消化酶灌注肝脏后,用分离液分离HSC,通过观察其自发荧光及其显著特征性结构的脂肪染色、细胞免疫化学染色等方法鉴定。
实验材料
试剂、试剂盒
仪器、耗材
实验步骤

一、实验步骤
 

1. 大鼠腹腔麻醉后在超净台上剖腹,进行门静脉插管。
 
2. 以D-Hanks’液灌注,同时剪开下腔静脉,冲掉血液后,改灌以100 ml 酶消化液I(0.05% IV 型胶原酶)。
 
3. 待肝脏变软后,离体肝脏并剪碎,继续以酶消化液II(含20U/ml DNase I 的0.05% IV 型胶原酶)消化15 min,尼龙网过滤后以450 g 离心5 min(4℃,下同)。
 
4. 以HBSS 重悬沉淀至10 ml,再混以20 ml Nycodenz 液,分置于离心管中,并分别覆以2-3 ml HBSS,1450 g 离心16 min 后取界面细胞。
 
5. 以HBSS重悬后再次离心收集细胞,以DMEM重悬后进行细胞计数,并判断存活率和产量,最后按照常规方法接种(10细胞/cm),次日换液,以后每2-3 天换液一次。
 
6. 传代方法:弃去培液后以D-Hanks’液洗两次,加0.125%胰酶(原代最好加0.05% EDTA)消化,镜下观察细胞突起回缩(2-5 min左右),以完全培液(DMEM+10% NBS)终止反应(若不用EDTA,可以不需离心), 充分吹打后以 1:2-1:3 接种,然后继续培养(5% CO2,37℃)。


二、结果

接种次日,光镜下可见细胞呈星芒状,胞质内有脂滴,荧光镜下328  nm 处见自发荧光。附照片(图 1)。

 

图 1. 原代培养第 2 天的大鼠肝星状细胞

收起 
其他
一、讨论

进一步鉴别需要做免疫组化:Desmin 和α-SMA;后者在细胞激活后才表达。也采用过无须原位消化的方案,完全可行,只不过消化时间更难控制!实验采用原代培养的或传代后9代内的细胞(最好5 代以内)。

二、文献

1. 袁桃霞,张锦生,张月娥,等. 大鼠肝 Ito 细胞的体外培养及肝素对其抑制作用的观察. 上海医科大学 学报,1996,23(2):90-93.

2. Huang GC, Zhang JS, Tang QQ. Involvement of C/EBP-α gene in in vitro activation of rat hepatic stellate cells. Biochem Biophys Res Commun,2004,324(4):1309-1318.
来源:上海北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021-57730393,15800960770
E-mail:beinuobio@163.com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快速注册 忘记密码
评论只代表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请输入验证码: 8795
Copyright(C) 1998-2025 生物器材网 电话:021-64166852;13621656896 E-mail:info@bio-equi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