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特勒-托利多DO电极的使用、保养与维护
浏览次数:5486 发布日期:2009-3-6
来源:南京金昶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进口DO电极的使用、保养与维护[梅特勒-托利多] |
|
1. 使用前的准备 1.1 本说明适用于梅特勒-托利多仪器(上海)有限公司过程检测部销售的在线溶氧探头(不包括InPro6900系列)。 1.2 打开包装前请检查包装是否有损坏。如果外包装已破损,请不要继续打开包装物,立即与运输部门和梅特勒-托利多公司联系,运输方代表到场后共同打开包装检验探头是否损坏,建议拍照取证。 1.3 如外包装完好但探头损坏请立即和梅特勒-托利多公司联系。并将探头连同质保卡、说明书以及原包装寄回梅特勒-托利多公司。 1.4 使用前请仔细阅读探头的使用说明书。由于溶氧探头可能已经储存了一段时间,建议在第一次使用前更换电解液(更换方法见4.2.2)。 1.5 溶氧探头在使用前须通电极化6小时以上(极化方法见2.1)。 1.6 安全警示:溶氧探头中的电解液为强碱性溶液(pH13),如果有少量电解液溅在皮肤上,应及时用水冲洗。电解液不可接触眼睛,如果电解液进入眼睛,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眼部。如眼睛出现异常(例如红肿、疼痛、视线模糊等),马上到医院就医。 2. 探头的极化 2.1 极化方法:将电缆线和变送器和探头连接,变送器通电后探头即开始极化。 2.2 下列情况探头需要进行极化: ◇ 探头第一次使用,极化6小时以上; ◇ 更换膜或电解液,极化6小时以上; ◇ 变送器断电,或探头与电缆线断开,极化时间见表1; 2.3 极化时间(表1) 探头/变送器断电时间t(min) 最短极化时间t(min) t>30 360 30≥t>15 6×t 15≥t>5 4×t t≤5 2×t 2.4 极化电压 测量高浓度的介质(生化发酵、废水处理)时,极化电压为 -675mV。测量低浓度介质(<500ppb)时,极化电压为 -500mV。
3. 探头校准时的注意事项 3.1 校准介质可以是空气或饱和介质。 ◇ 如果以空气为校准介质,将探头放在空气中,擦干膜上的水迹,待读数稳定后即可开始校准。 ◇ 在生化发酵过程中,一般是以饱和介质为校准介质。在实消后、接种前、搅拌开至最大、通最大量饱和空气时进行校准。建议在统一的通气时间后进行校准,以统一不同罐批和不同发酵罐的饱和状态。 3.2 探头校准前必须充分极化。
4. 更换膜和电解液 4.1 一般来说,建议客户每三个月进行一次更换电解液的操作。但也可根据具体情况自行决定。 4.2 如果电极信号不正常(响应时间长,机械损坏,在无氧介质中电流增大等),就需要更换膜。
 4.2.1 更换膜的操作步骤(本操作仅限于InPro6000系列,不适用于Φ12mm溶氧探头): 1) 将探头与电缆断开; 2) 旋下探头前端的膜保护套(此时溶氧膜在保护套内); 3) 将溶氧膜内的电解液倒在废液缸中; 4) 把溶氧膜保护套(连同溶氧膜)倒放在工作台上; 5) 取一把小号一字螺丝刀,用刀尖部抵住溶氧膜的保护圈上(见图2)。
 轻轻用力将膜从保护套管中压下,用力方向为垂直略向外倾斜。 ★ 注意:刀口不能抵住膜片,否则将损坏溶氧膜。 6) 取一个待换的溶氧膜,添加电解液。以下操作与4.2.2更换电解液相同 4.2.2 更换电解液的操作
 图3 更换电解液 1) 将膜内的残余电解液倒掉,用去离子水冲洗膜体内部,用吸水纸吸干; 2) 将膜倾斜,电解液垂直向下,如图3a所示; 3) 轻轻挤压电解液瓶,使电解液缓慢的流入膜体内; 4) 电解液加入量见图3b; 5) 确认膜体内部没有气泡,如有气泡可轻弹膜体,排除气泡; 6) 将膜体缓慢的旋转套入内电极上,再小心的旋紧不锈钢套管。 5. 探头在空气中的电流值异常
5.1 探头在空气中的电流值指的是把探头暴露在空气中的电流值,一般用绝对值表示。不同类型的溶氧探头在空气中的电流值范围不同,详见探头使用说明书。
5.2 空气中的电流值偏低,通常的原因和处理方法如下:
5.2.1 铂阴极表面有氧化物质覆盖(见图4),此时可以把内电极的头部对着亮光观察阴极,可以看到阴极的表面为黑色。可用标号1000目以上的砂纸轻轻地在铂丝头部来回打磨数次,只要铂丝表面发亮即可。切不可打磨过度,否则内电极头部会受损。
5.2.2 铂阴极未能接触到溶氧膜(见图5)。 1) 检查溶氧膜是否旋紧、到位,如果属于这种情况,应旋紧膜保护套直至图1中所示的黑色密封圈看不到为止。 2) 检查溶氧膜膜片,如果有过度的突起,使阴极不能接触到膜片,必须更换溶氧膜。
 5.3 空气中的电流值偏高,常见的原因和处理方法如下(表2): 原 因 处 理 方 法 探头极化不充分 确认极化时间是否符合表1 探头受到污损 清洗探头(应采用去离子水,不能采用含乙醇的清洗液) 电解液老化 更换电解液 膜老化或损坏 更换膜 电缆损坏 更换电缆(不接探头时变送器应显示很低且稳定的电流值) 变送器损坏 尝试更换变送器
6. 溶氧探头的保存 6.1 探头较长时间不用时应将保护帽套好,放置在空气中保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