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通利华于2023年初推出重度免疫缺陷大鼠SRG(T、B、NK细胞缺失),大鼠的胸腺及脾脏高度萎缩,这种重度免疫缺陷特性,结合大鼠的生理学特性,在肿瘤学、免疫学、异种移植研究中展现独特优势:
1.支持更多种类的人源CDX/PDX模型建立,快速扩充肿瘤生物样本
2.SRG大鼠体型大,可在肿瘤药效、药代动力学、毒理学评估中发挥极大优势
点击获取SRG大鼠更多信息点
研发者真正关注的问题来了:
1.Charles River 维通利华内测多种人源肿瘤细胞系CDX数据
非小细胞肺癌
肺鳞状细胞癌
前列腺癌
其他更多肺乳头状腺癌、脑胶质瘤、结肠癌、肾癌、乳腺癌、胰腺癌、舌鳞状细胞癌、纤维肉瘤等等的CDX数据,是不是也很期待?
2.客户合作:SRG大鼠的人源细胞系CDX数据
前列腺癌
结肠癌
肾癌
单核细胞白血病
以上两部分数据,我们可以看到SRG大鼠在CDX造模的实力了,可以支持多种癌种的建模。同时,我们可以发现SRG大鼠在CDX建模的优势:跟小鼠相比,肿瘤细胞移植量接近,但肿瘤负荷的体积可以是小鼠的10倍,肿瘤负荷可以达到20000mm3。
这样一个优势就在肿瘤药效、药代动力学、或者肿瘤转移机制研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一只动物可以采集的肿瘤、血液等样本量大,用于多维度实验分析。
我们在上一篇SRG的介绍中,提到SRG在肿瘤药效、药代中的优势。利用SRG建立的VCap肿瘤异种移植模型:
3.最新研究成果:与小鼠相比,SRG大鼠是研究肿瘤扩散机制更合适的模型
2023.2.28日在Cell Biology 杂志上发表的文章“Metastasis from the tumor interior and necrotic core formation are regulated by breast cancer-derived angiopoietin-like 7”中,全方位对比了SRG大鼠和NSG小鼠在揭秘肿瘤扩散转移机制研究中的应用,发现SRG肿瘤异种移植模型可以更好地富集到肿瘤循环细胞(CTC, Circulating Tumor Cell),可以进一步更好地揭秘肿瘤扩散转移的机制。
A:将等量4T1-GFP细胞分别移植到NSG小鼠和SRG大鼠相同的时间后,同步收集这两种异种移植模型的肿瘤及血液样本。
B、C:收集到的肿瘤样本,SRG大鼠的肿瘤重量及体积分别是NSG小鼠的3倍左右,此时已达到NSG小鼠肿瘤体积的上限值(2000mm3)。
D、E、F、G:收集到的血液样本,SRG大鼠的血液体积是NSG小鼠的10倍左右,进而产生10倍左右的单一CTCs及CTC clusters.
E、H:血液中CTC细胞的形态及比例在NSG小鼠及SRG大鼠中是一致的。
I、J:显微镜观察,SRG大鼠肺转移灶丰度是NSG小鼠的四倍左右。
研究中SRG大鼠和NSG小鼠中移植的4T1细胞数量相同,并且肿瘤是在同一时间采集的,上述结果中的直接比较数据表明,SRG大鼠移植模型将会将肿瘤转移扩散机制研究效率提高10倍左右,因此,研究中确定使用SRG大鼠异种移植模型来进行肿瘤转移机制的研究。
研究中发现,单一CTCs及CTC clusters丰度增加并非随着肿瘤的生长而成线性关系,在肿瘤移植后22-27天,单一CTC丰度增加50倍,CTC clusters丰度增加10倍。进一步的研究发现,CTC细胞转移与肿瘤坏死、血管扩张和肿瘤-坏死交界处的血管内栓塞有密切的联系。在此研究结果的基础上,进一步的序列分析结果发现,抑制乳腺癌衍生的血管生成素Angptl7将会使肿瘤核心的组织坏死正常化,并减少循环肿瘤细胞CTCs和肿瘤转移的数量。
总结
越来越多的研究数据表明:SRG大鼠兼具重度免疫缺陷特性(T/B/NK细胞缺失)及大鼠的生理学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