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雨过后,高温来袭。近日中央气象台发布了高温橙色预警。小编目前状态是,只需一撮孜然,小编就成烤肉了~
看看穿衣指数图,你呆的地方红不红?
当然,盛夏正当时,除了炎热,还有啤酒、烤串和露营。
但是你知道吗,夏季气温高、湿度大,特别适合病原体微生物的繁殖,导致各类传染病多发,比如腹泻、食物中毒、急性肠胃炎、手足口病等。今天小编就和您聊一聊食源性致病微生物干的那些事儿。
大肠杆菌
根据致病性的不同,致泻性大肠埃希氏菌被分为产肠毒素性大肠埃希氏菌、肠道侵袭性大肠埃希氏菌、肠道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肠集聚性黏附性大肠埃希氏菌和肠出血性大肠埃希氏菌5种。最适生长温度37℃,生长温度范围为15-46℃。在自然界的水中可存活数周至数月,在温度较低的粪便中存活更久。
引发病症:腹泻、食物中毒。
易感食品:各类熟肉制品、生冷食物、蛋及蛋制品、乳酪及蔬菜、水果、饮料等食品。
副溶血性弧菌
最适生长温度为37℃,存活能力强,在抹布和砧板上能生存1个月以上,海水中可存活47天。对酸较敏感,在普通食醋中1-3min即死亡,对高温抵抗力小,56℃时5-10min即可死亡。
引发病症:急性腹泻、肠胃炎、食物中毒。
易感食品:鱼、虾、蟹、贝类和海藻等海产品。
李斯特氏菌
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易通过各种途径发生散播。在0-45℃都能生存,尤其在冰箱的冷藏温度下仍可生长繁殖,甚至在-20℃的冷冻室也能存活一年。此外它还有耐干燥、耐高盐环境能力。孕妇、老人或其他免疫力低下的人群易感。
引发病症:败血症、脑膜炎、心内膜炎也可造成孕妇死胎。
易感食品:肉及肉制品、乳及乳制品(生奶和软奶酪)、水产品、即食食品(熟肉)和蔬菜。
诺如病毒
生存能力强,在0-60℃的温度范围内可存活, 且能耐受酸以及饮用水中的氯离子。其感染性强,以肠道传播为主,可通过污染的水源、食物、物品、空气等传播。
引发病症:非细菌性腹泻。
易感食品:饮用水及水产品。
沙门氏菌
肠道细菌科,最适繁殖温度为37℃,在20℃以上即能大量繁殖,在水中不易繁殖,但可生存2-3周,冰箱中可生存3-4个月,在自然环境的粪便中可存活1-2个月。
引发病症:胃肠炎、伤寒和副伤寒。
易感食品:肉及肉制品、禽蛋类、饮用水。
金黄色葡萄球菌
最适繁殖温度37℃,生长温度范围6.5-46℃,可产生肠毒素。在自然界中无处不在,空气、水、灰尘及人和动物的排泄物中都可找到,在干燥的脓汁、痰液中可存活2~3月。
引发病症:金黄色葡萄球菌肠炎、食物中毒、腹泻。
易感食品:牛奶及奶制品、生肉及肉制品。
柯萨奇病毒等肠道病毒
易引发传染病,主要通过肠道传播,也可经呼吸道或由污染的手、食品、衣服、用具等传播。高温高湿天气尤其适合肠道病毒生存、传播及繁殖。
引发病症:手足口病等
易感食品:饮用水等可接触到病原体的食品。
弯曲菌、志贺氏菌、耶尔森氏菌、蜡样芽胞杆菌也属于常见的食源性致病菌,人感染这些病原体常引起腹泻、肠胃炎以及食物中毒。夏季高温使这些细菌繁殖加快,是食源性致病菌引起疾病的高发季节。
另外,夏季高温高湿使蚊蝇这种病媒生物孳生,小编温馨提示,注意防范蚊虫,预防登革热病毒、黄热病病毒、乙型脑炎病毒及寨卡病毒的传播。
卓诚惠生致力于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自主研发了一系列检测食源性致病菌的产品,能高效、快速、准确的鉴定出相关病原微生物,为中毒疫情调查、疫情监控、传染病监测、食品安全监测、食品检验等提供有力工具。更多信息欢迎致电咨询:4006-500-984。
号外!号外!卓诚小编整理了防范食源性肠道疾病和蚊蝇病媒传染病小贴士,各位看官请注意了!
防范食源性肠道疾病小贴士
养成“喝开水、吃熟食、勤洗手”的良好习惯;
不到卫生条件差的街头摊点就餐,在外少吃凉拌菜和肉类烧烤食品;
注意家庭饮食卫生,不吃剩菜,切菜案板生熟分开,不用冰箱长期保存食物。
防范蚊蝇病媒传染病小贴士
及时清理积水、垃圾防止蚊蝇孳生;
外出时应穿浅色长袖长裤,外露皮肤涂抹驱蚊剂;
出国旅游时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及时接种相关疫苗。
注:文章整理自网络
了解更多资讯,请关注卓诚惠生微信:ABTechnology